![]() |
|
![]() |
||
正在參加女排大獎賽的中國隊本周從澳門轉戰香港,不過在賽前的這幾天,關於女排的更多新聞卻是來自場外,一條《中國女排香港掃貨花20萬港幣》的新聞彷佛一時激起了千層浪,各路媒體紛紛跟進,批評者有之,表示理解的也為數不少。
事情發生在8月17日上午,由於全國哀悼日大獎賽香港站推遲到周一纔結束,中國女排乘船從澳門抵達香港時已是午夜時分,次日一大早女排姑娘們換下隊服,穿上休閑裝,連同隊內其他人一起來到銅鑼灣,『血拼』化妝品和新潮電子產品。
沒想到這一舉動卻引發了爭議,抵港後第一條動態新聞是『購物天堂瘋狂血拼』,招來不少網友的批評。有網友指出:球都輸了,怎麼還能有心思逛街購物?有時間還不如好好休息好好訓練……
事實上也已經並非女排第一次因為購物惹來議論,前兩年也是香港大獎賽之後,回京的中國女排一張接機照片曾經招來批評,當時隊員的物品中被拍到有Gucci,LV等名牌包,有球迷憤怒評論:堂堂中國女排,怎麼可以追求奢侈品?敢情她們出去輸了球,就是因為血拼而三心二意了吧?
不過國內的輿論環境無疑正在逐步向開明的方向發展,在有『購物天堂』之稱的地方購物,是否就能聯系到『訓練三心二意』上面,似乎更多的媒體並不這麼認為。
《東方體育日報》就指出:對於現代女性而言,最好的發泄方法莫過於血拼了,無論失戀還是失業,不管憤怒還是壓力過大,掏出荷包買上一大堆有用的沒用的,立刻神清氣爽、氣定神閑——對了,一定要花自己賺來的銀子,腰杆挺直,看誰敢說閑話?
文章中說:正如許多球迷說的,女排也是人,特別是正當青春妙齡的女孩子,把她們一生中最美好最寶貴的時光貢獻給了排球場。即便是人稱『富婆』球隊,那也是一輩輩女排球員用成績換來的人氣和身價,所以,花自己的血汗錢,緩解一下巨大壓力,又有什麼不可以?
《重慶晨報》也表示:女排花錢惹了誰?文章首先分析了一下,這次購物到底算不算『血拼』,全團30個人,花掉20萬港幣,實則每人花費不到萬元。
事實上,這次女排香港購物,其實是賽事組委會的安排,兩家主要的購物地點,也是以贊助商身份『邀請』女排前來購物。作為一支國家隊,履行和組委會、以及贊助商的合約,這在體育界是非常普遍的一個事情,算得上是『官方活動』。無論澳門站是否奪冠,這個行程顯然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與輸球之後有沒心思逛街購物沒有任何必然聯系。
當然,雖然兩方面觀點截然不同,但共同的一點很明顯,那就是大家都非常關心中國女排,任何有關她們的新聞也許都會被放大到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程度,也都會有正反兩種態度,對於女排姑娘們來說,如何把這種關注和關心轉化成自己訓練場上的動力,纔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