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出了一個黃金寶,內地的自行車界,我們能記住哪位自行車明星的名字?中國有3億籃球人口,同姚明效應,不無關系。中國是自行車大國,但不是自行車強國,自行車界的姚明、劉翔,又在哪裡?
當世界上最高級別的自行車賽事落戶崇明後,我們希望,莫讓國內唯一的女子職業車隊捷安特隊孤獨騎行。
培養一批明日之星
下一個黃金寶在哪裡?近10年裡,香港自行車運動的明日之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男子方面,20歲的郭灝霆、19歲的蔡其皜已有世界杯冠軍頭銜;女子項目,李慧詩等人在場地爭先賽上,穩居亞洲前三。初練自行車,他們將黃金寶當作偶像,目標是超越黃金寶,現在,正是大好時光。
16年前,沈金康初到香港,通過登海報的形式,招募業餘自行車手,覓得黃金寶這塊寶。當黃金寶成為自行車『一哥』後,香港自行車『明日之星』計劃出爐,連續4年,每年有千人慕名參加海選。與此同時,退役車手在各個學校開設訓練點,自行車運動成為學生業餘生活中最受追捧的運動之一。除了香港隊、青年隊、少年隊之外,還有近20家社會俱樂部。
明星效應,可以帶動群眾發展。有了群眾基礎,運動員的選材面也就更大。在香港,每周會有至少兩場非官方的自行車賽,數百人自發組織的環港賽,比環崇明島這樣的專業賽事場面更轟動。哪怕是在小小的維多利亞公園中,也能『螺螄殼裡做道場』,舉行一場繞圈賽。
香港人對自行車運動近乎狂熱,專業車手即使退役,也仍舊活躍在民間自行車界。反觀內地,誰是自行車界的姚明、劉翔?奧運會上的姜翠華奪過獎牌,有誰記住了?郭爽連年在世界杯賽事中有出彩表現,又有誰認識?通過體校模式選拔出來的車手,孤獨騎行著,內地的專業自行車場館多達20家,每一家都冷冷清清。
舉辦自行車嘉年華
自行車不再是代步工具,而是一種休閑運動的方式,要轉變這一觀念,中國內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崇明島搭臺,引入世界頂級女子公路自行車賽事,給了沈金康及其捷安特車隊靈感,『自行車嘉年華』的概念醞釀而生。自行車不是F1,普通老百姓也能親身體驗速度與激情,只是他們缺少一個平臺。
內地的自行車運動,還只是停留在搭臺舉辦職業賽事,引入國外車手參賽的階段。沈金康提出,既然崇明島有現成的公路賽道,何不在職業比賽舉辦期間,同時舉辦業餘比賽,分設少年組、老年組、青年組,吸引民間自行車愛好者。屆時,他們還會帶上親朋好友助威,自己比完了,還能觀戰其他組別的比賽,前來參賽切磋一下裝備經驗,在島上住上幾天,又帶動了旅游。
目前,沈金康已向法國一家專門從事自行車嘉年華活動的公司發出邀請,今年11月份,他們將把環法賽嘉年華的經驗,帶到崇明島。
本報記者陶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