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第十屆殘運會 >> 殘運新聞 >> 媒體轉載


從雙目失明到全國冠軍,這個愛笑的小伙經歷了什麼?

稿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赫 編輯: 曹叡智 2019-09-17 19:54

  “第一次參加集體生日會,第一次在賽場上、在公眾場合有人為我們舉辦這麼隆重的活動,感覺非常意外,非常開心,也很感動。結束比賽的張博說起自己在賽場上過生日的經歷時,顯得有些興奮,嘴邊也始終掛著招牌式的微笑。

  談及這次參加比賽的經歷,令他印象深刻的不只有這次生日會。“來到這裡得到了很多驚喜,包括之前給我們做的小卡片也非常溫馨——上面都有盲文,把一些祝福語通過盲文的形式給我們寫出來,我也是重溫了上學那會兒的那種久違了的感覺。”

運動員們收到的,帶有盲文的明信片。

  今年20出頭的張博是一位盲人足球運動員。在前不久結束的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盲人足球比賽中,他所在的雲南盲人足球隊以6戰全勝的戰績,隊史首次登上了全國殘運會最高領獎臺,收獲了夢寐以求的冠軍。四年前開始接觸盲人足球的張博告訴記者,這項運動為他所帶來的,並不只有這個冠軍。用他的話說,足球帶給了他“新生”,那次意外的球場生日會,對他來說更有一種象征意義。

  “我們個人家庭條件都不是太好,上學那會兒基本上除了在家就是在學校,跟外面接觸非常少,對外界信息了解不多。開始踢足球以後,經歷的多了、到的地方多了,見識的也多了。”說到這些時,張博始終帶著笑盈盈表情和輕快的語氣,給人的感覺也十分陽光,感覺不到一絲“憶苦思甜”意味。

與微笑著與記者交流時。受訪者供圖

  但其實,眼前這個滿臉笑意的盲人小伙所經歷的,並不像他語氣那般輕快。張博不是先天致盲,小時候的他和其他孩子並沒有不同。兩歲那年,頑皮的張博不慎掉入了石灰塘,從此失去了光明。張博說:“當別人談論著物體的形狀、顏色的時候,自己纔逐漸意識到,眼前總是‘漆黑一片’”。

  往日光明的映襯下,今日的失明會更難接受。但與張博的交流中,他沒有一句抱怨、更沒有流露過哪怕一絲的悲戚。

無論乾什麼,張博的臉上總是透著笑意。

  “在學校時會感覺自己很自卑,跟外面不太敢接觸,非常小心。”這樣一句話,是他唯一一次提到過的失明以後難過的狀態,但也幾乎完全被他活潑的語氣壓過。

  隨即他話鋒一轉說到:“後來有一次聽說了盲人足球,感覺非常好奇就想接觸一下,看好不好玩。”從此,盲人專用足球悅耳的鈴鐺聲就走進了張博的生活,也成為了他生活的動力,一直到如今登頂全國冠軍。“盲人足球讓我接觸不同的人,對於未來的期待也更多了。”張博想了想,這樣說道。

張博在比賽中。

  說到這些的時候,張博的聲音始終上揚。聽著他的語氣,看著他講話的神態,你甚至會有些恍惚,甚至覺得他在是在給你講一段有趣的故事。是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纔會把昔日的苦難,如此輕描淡寫的講給旁人聽啊?

  出身於一個農村家庭的張博,在家裡排行老四,進入盲人學校學習的他剛剛畢業不久。2年前,父親離世,其他兄弟也各自成家,對他幫助有限,現在他“基本上屬於全靠自己了”。

作為足球運動員的張博,帶著盲人足球運動員專門的眼鏡。受訪者供圖

  這些情況,張博只字未提,經由張博的教練,雲南盲人足球隊主帥樂建昆之口,旁人纔得以知曉。

  樂教練還透露,如今日常從事盲人按摩工作的張博,是放棄了日常收入應召入隊,參加了本次比賽:“正常情況下他在按摩店每個月有三到五千的收入,有比賽了,把他叫過來,他也很樂意,但是其實損失很大。張博等於放棄了收入,一個月只領三五百元的補貼。

張博(白色9號)在比賽中。受訪者供圖

  但這一切旁人看來的矛盾與困難,似乎都沒有在“足球運動員張博”身上留下印記。接受采訪時,他始終語氣平和,不時帶著笑意。其間幾次熟練地從書包中拿出水瓶,擰開瓶蓋喝上一口水,再把水瓶放回書包。對於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來說,這是需要花費很大工夫去訓練的。

  張博說,這都是足球給他帶來的改變。“踢球以後自己非常充實,感覺也不是那麼沒用了。”說到這,他甚至自嘲般地笑了起來,“隊裡的老大哥還有教練們,也都教給我們很多,包括為人處世、生活能力都有很大增強。”這都是足球帶給他的“新生”。

張博告訴記者,從球場技術到生活能力,足球隊中的老大哥和教練們都教會了他很多。受訪者供圖

  這在外人看來或許是有些空洞的“官話”,但在張博身上,你可以實實在在地體會得到這種“新生”,也理解了第一次在足球場上過生日的他,會有如此的感動。

  張博所說的一切,作為雲南盲人足球隊主教練,也是恆大足校教練的樂建昆全都看在眼裡,並有著自己的感觸。

  樂建昆首先提到了極為現實的一點——他告訴記者隨著科技的發展,盲人群體中甚至出現了一種“退化”現象。

張博在比賽中與對手對抗。受訪者供圖

  “過去盲人的標配是人手一個收音機,現在好了,人手一個手機。不少人拿著手機天天就是‘聽、聽、聽’不愛動。越不動,不管是身體或是生活能力,都越來越差。”他這樣說道。

  除此之外,他認為,參與運動對殘疾人的影響,更多的是在心理層面,體育運動的教育功能,之於殘疾人顯得更加明顯。

志願者在幫張博做上場前的准備。受訪者供圖

  “我長期在學校觀察,踢球的孩子,心態、個人生活能力確實比不愛運動的孩子要好得多。”樂教練這樣評價道,“比如說要乾什麼事,他敢邁出去這一步。他的交流能力、他的自信等各方面也更好。”

  還沒等記者搭話,樂教練又補充說:“當然他們在訓練或者生活中也會遇到困難。就比如說帶球,盲人帶球到這種程度,更需要千錘百煉。但是他們有個特點,就是認定的事,會很努力去做,不會只是來玩玩,甚至願意捨棄放棄一些東西來參與運動。”

樂建昆表示,殘疾人從事體育運動會更加執著。受訪者供圖

  不只是運動員身邊的人被感動。盲人運動員、甚至整個殘疾人運動員群體,在參與體育,從事體育過程中所展現出的精神力量,正被越來越多人所認可。

  天津師范大學足球場,是這次張博和雲南盲人足球隊一起捧得全國殘運會金牌的場地。這塊留下了張博生日記憶的場地,其實已是不止一次與殘疾人體育運動結緣。僅今年就曾經承辦過輪椅擊劍,硬地滾球的比賽。

  天津師范大學還舉辦過輪椅擊劍、硬地滾球等殘疾人運動賽事,天津師范大學田鑫(中排紅色)認為,殘疾人的比賽在大學開展,本身就是對當代大學生的一種教育。受訪者供圖

  而之所以熱衷承辦殘疾人賽事,本屆全國殘運會盲人足球項目競賽組織處處長,也是天津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院長田鑫告訴記者:“殘疾人的比賽在大學開展,本身就是對當代大學生的一種教育,把這些跟教育融在一起——運動員們即使有殘疾,還能這樣自強不息拼搏努力,這本身對大學生就是一種教育。”

  但如今的張博並沒有想這麼多,他只告訴記者,中國盲人足球隊是一支世界勁旅,去年剛剛奪得世界杯季軍,“我會用我的能力,盡力去完成我所能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