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第十屆殘運會 >> 殘運新聞 >> 綜合報道


『鞠躬式』擦地 每天幾十次──殘運會暨特奧會志願者的故事

稿源:天津日報 作者: 編輯: 曹叡智 2019-09-03 08:39

  9月1日,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在天津完美落幕。聖火雖已熄滅,但這座城市用熱情和溫暖點燃的心燈,依舊照亮人們前行。

  賽場上那些志願者們的故事,依然令人感動……

  來自天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的大四學生劉卓千,是服務盲人門球運動員的志願者,1.86米的大個子,讓他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因為之前服務過達沃斯、全運會,提起做志願者的事,他說,這次也算是“老資格”了。

  與“老資格”有點不搭的是,這次他的志願工作看上去有點簡單──擦地。“每天7點20分到崗後,就是投墩布、擦地、投墩布……有時還會兼個搬水工!”這個聽上去很枯燥、看上去更枯燥的活,劉卓千乾得卻“與眾不同”。

  “全程都是‘鞠躬式’!沒辦法,誰讓我長這麼高呢?”劉卓千自嘲道,每當比賽暫停或中場休息時,他“鞠躬式”擦地的姿勢,就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記者了解到,整個比賽現場,像劉卓千一樣負責擦地的志願者共有4名,分布在場館的4個角落。劉卓千所在的位置,在場館一進門的左手邊,很顯眼。

  “我需要時刻專注盯著裁判的手勢,只要他一示意,我就要拿起拖把,迅速進入場地工作。”因為身高問題,每次擦地,劉卓千都要彎腰接近90度纔能掌控好拖把“不跑偏”,同學們開玩笑說,像鞠躬。

  “一天賽程下來,這種‘鞠躬式’擦地少說也要在賽場上展示幾十次!”不過,在劉卓千看來,和“鞠躬式”擦地相比,精神的高度緊張更考驗他。“不能走神,不能開小差,裁判一個手勢,就得立即到位,否則很可能影響比賽正常進行。”

  劉卓千告訴記者,比賽時間結束後,並不意味志願者服務的時間也結束了,還有很多收尾工作。“第一天老不適應了,晚上回駐地時,感覺腰快折了,疲憊至極,沒洗澡,倒頭就睡了。”

  不過,劉卓千坦言,與盲人運動員的辛苦相比,自己的這一點點付出,就啥都不是了。

  “為了更好地服務,志願者們在培訓前都體驗過‘盲人’。我帶上眼罩後,在場地內只走了20米,就不再敢走下去了,因為太沒安全感。而他們還要比賽。”劉卓千對盲人運動員發自內心地敬佩。

  他說,他曾不慎被盲人門球砸中了小腿,一陣鑽心地疼,當時第一感覺是找人送他去醫院。“但要知道,盲人門球這項運動的規則是運動員必須讓球砸到自己身上纔不至於失分。”

  “運動員們的堅強和樂觀,讓我覺得志願服務更有意義,再多的付出都值得!”劉卓千說,他會在志願服務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