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第十屆殘運會 >> 殘運新聞 >> 媒體轉載


『三頭六臂』為夢想護航——走近硬地滾球賽場的協助者們

稿源:新華社 作者:張彥 李鯤 黃江林 編輯: 曹叡智 2019-08-30 17:57

  調整輪椅位置,架起軌道,微調方向,撿回投出去的球……在天津師范大學體育館舉行的全國第十屆殘運會硬地滾球的比賽中,有一群人在忙碌。他們並不是運動員,但卻是運動員在賽場上的手和腳。

  硬地滾球項目的參賽者通常有嚴重的運動障礙,需要這些競賽輔助人員——也被稱為協助者——的幫助。這些協助者們來來往往,並不顯眼。他們可能有著多重身份:運動員的父母、教練、後勤人員,但是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為運動員保駕護航。

  硬地滾球運動的參賽選手多為嚴重的腦癱或肌無力患者,指導和配合他們需要協助者們有更多耐心。

  不到一年前,譚靜成為重慶硬地滾球隊的一名協助者。雖然早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備,但是困難還是超出了他的預想。由於腦癱運動員表達上存在障礙,訓練和比賽時的交流成了問題。“一開始聽不懂,運動員也著急,我也著急,我們不得不通過‘翻譯’來溝通。”耐著性子經過近三個月磨合,默契纔建立起來。

  更考驗耐心的是訓練,這些運動員要花常人兩到三倍的時間纔能掌握相關動作。“你們會著急嗎?”“那倒不會,只不過有時候說得太多,他們都煩了。”張大為說。而對這個問題,譚靜的回答不失幽默,他操著重慶口音說:“哈哈,脾氣都已經磨沒了。”

  常常身兼數職的協助者需要“三頭六臂”,殘疾運動員們的訓練、比賽和生活都需要他們一把抓。在賽場上作為運動員協助者的譚巍麟是廣東硬地滾球隊的教練,他給記者畫了一張外出比賽期間的計劃表:每天清晨就要起床,經過一整天的訓練和比賽,晚上10點左右纔能回到駐地,安排運動員們休息之後,准備第二天的比賽,一般凌晨纔能睡覺。

  說起運動員的生活,天津硬地滾球隊主教練張大為總有操不完的心。他說,有的運動員咀嚼時容易噎到,所以吃飯時也不能放松警惕。前些天,他的隊員在上廁所時摔倒了,志願者們雖然熱情幫助,但是不知道怎樣正確地抱起這些運動員,“所以這些事情我們也要一刻不離地盯著”。

  工作瑣碎而繁重,但對協助者們來說,他們是在用“三頭六臂”為殘障運動員在賽場和人生的道路上保駕護航,工作帶來的滿足感不言而喻。

  賽事技術代表謝寧兒見證了這項運動讓一些運動員恢復了部分身體機能,有的人甚至開了網店自食其力。“沒有比這更讓我感到欣慰的了。”謝寧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