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第十屆殘運會 >> 殘運新聞 >> 賽場動態 >> 特奧賽場


自費來津的新疆一家:十年的堅守與三天三夜的奔波……

稿源:津雲 作者:張愛迎 攝影蒲永河 編輯: 張愛迎 2019-08-28 19:41


  津雲新聞訊:“我們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車來到這裡的”一位身著紅裙,笑容爽朗的新疆媽媽在賽場候場區對津雲記者笑著說道。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正在天津進行,特奧會田徑賽場的爭奪也在天津實驗中學濱海學校如火如荼的進行。

  三天三夜 3425.6公裡 

  1993年底出生的阿爾法提江·阿克巴爾今年還不到26歲,修長的身形與俊朗的面容讓阿爾法提江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由於運動員比賽後需要教練員進行簽字確認方能離開,所以津雲記者在運動員休息區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等待。在與阿爾法提江四目相對間,那雙新疆人特有的深邃眼睛中寫滿了不諳世事的童真,純粹而乾淨。

  在來到天津參加特奧會比賽之前,阿爾法提江已經近3個月沒有回家,始終在隊伍中進行訓練。為了能在身邊陪伴孩子比賽並第一時間與其分享勝利的喜悅,阿爾法提江的父母與弟弟選擇自費來到天津。3425.6公裡,三天三夜,一家三口帶著旅行的疲憊與未知的期待從烏魯木齊來到津城。

  隨著起跑指令發出,阿爾法提江像離弦的箭般衝了出去,但由於同組選手實力較為平均,十幾秒後,阿爾法提江以“第四”名的成績抵達終點。“昨天我們預賽的成績是第二名,今天得了‘第四名’有些意外。”阿爾法提江的媽媽略顯遺憾地對津雲記者說,“沒事,我們後面不是還有很多項目嘛。”記者的一句話讓媽媽瞬間笑了出來,接連點頭稱是。

  不到一千的收入 與流水般的治療費

  等待頒獎典禮開始的過程中,媽媽和記者聊了許多,十分健談的她和記者回憶起孩子小時的故事,“阿爾法提江從出生就不怎麼愛說話,4歲左右還只是說‘爸爸’‘媽媽’等簡單詞匯,那時候我們還認為這個孩子是內向,還因為他不說話而批評他。”說到這裡,媽媽輕輕嘆了口氣,隨後說道:“後來我們到了醫院進行檢查,纔得知阿爾法提江患了語言障礙癥,那時我就堅定信念一定要把孩子治好。”

  二十年前的阿爾法提江家裡收入並不十分豐厚,而醫院的治療費卻如流水般花了出去。“那會我和孩子的爸爸每個人工資纔幾百塊錢,加起來也不過一千左右,而阿爾法提江一個月的治療費就要一千多。那段時間是真的拮據啊,孩子爸爸只有一身衣服,往往是晚上洗了,白天再穿上。”這段治療歲月堅持了近8年的時間,有一天當媽媽再帶著阿爾法提江來到醫院時,醫生笑著告訴他們以後不用再來了。“當時醫生告訴我,孩子已經不用再治療了,他的語言能力基本恢復了。你看我的孩子現在多棒,他說起話來和正常人幾乎沒區別啦。”媽媽說這句話時,滿臉的笑容,眼神中閃著光。

  至深的親情傳遞在眼波流轉中

  津雲記者和媽媽暫時告別,來到賽場邊與其他運動員以及教練家屬進行采訪。津雲記者與阿爾法提江的媽媽再見面時是頒獎典禮進行時,此時阿爾法提江的爸爸、媽媽以及今年剛滿十歲的弟弟都在看臺上看著阿爾法提江接受榮譽。一見到津雲記者,媽媽便張開雙臂滿臉興奮地說:“我們剛剛計算錯啦,我們阿爾法提江不是第四名,是第三名,是季軍呀,真的太棒了!”與媽媽的外向相比,阿爾法提江爸爸的性格則較為沈靜,話也不多,但他看向阿爾法提江的目光卻飽含愛意,或許父子間早已無需多言,一個眼神足以表達這份含蓄而內斂的父愛。

  在父母身邊站著的是阿爾法提江的弟弟,今年剛十歲的他是一名小學四年級學生。與阿爾法提江一樣,弟弟長得格外好看,兄弟倆的眼睛幾乎一摸一樣。弟弟的性格略顯靦腆,面對津雲記者他有些害羞地躲到了媽媽身後,“你有沒有足球,我們小兒子特別喜歡踢球,各種花樣踢得可棒了。”媽媽告訴津雲記者。“C羅,他最喜歡C羅了!”爸爸補充道。同為C羅多年球迷的津雲記者心中一喜,“姐姐也喜歡C羅呢,姐姐喜歡C羅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聽到記者所言,弟弟笑逐顏開,害羞的情緒也逐漸放松,“C羅的一切我都喜歡,我現在最愛的球隊就是尤文圖斯。”提到偶像的小男孩話逐漸多了起來。

  頒獎儀式有條不紊的進行,阿爾法提江登上領獎臺回過頭對著家人比了一個象征勝利的手勢,三位在看臺上等待許久的至親則同時向其舉起拇指。一百多米的距離,握拳與大拇指,感人至深的親情在眼波流轉中傳遞。

  哥哥比C羅還厲害

  頒獎儀式結束後,一家三口跑下看臺,弟弟飛快跑過去擁抱著哥哥,阿爾法提江將手中的吉祥物“小海豚”送給弟弟,隨後爸爸來到他身邊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父子二人開始交談。雖然記者聽不懂維吾爾語,但想必此刻父子間的對話必定溫情滿滿。“看我兒子說的多好,多流利。”媽媽一臉驕傲地和記者誇獎道。

  一家四口來到賽場邊,面對攝像頭,他們笑顏如花。“我回去一定要把照片洗出來掛起來,這是我們一生最珍貴的紀念了。”媽媽說。“是國家的好政策纔讓我們有了今天陪孩子登上領獎臺的機會,如今孩子的身體好了,我們家庭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優越。這離不開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心與關愛,國家為了幫助殘疾人孩子生長真的做了太多太多。”說到動容之處,媽媽的眼中有略微的泛紅。

  在采訪過程中,弟弟一直在哥哥身邊,兄弟倆把玩著手中的獎牌和小海豚,午後的陽光照射在胸前的獎牌上,獎牌泛起的光芒又折射到兄弟二人的臉龐上,映襯著他們的笑容更加美好。“我覺得哥哥比C羅還要厲害呢!”弟弟跳著、笑著在采訪的最後對津雲記者喊出這句話。

  記者手記:

  在整個殘運會暨特奧會采訪中,雖沒有抵觸,但也沒有過多的采訪激情。因為我一直不忍,不忍去采訪,不忍去深度挖掘,甚至不希望自己能遇到可延伸的新聞點。因為每個新聞點背後都是一段不為人知的艱辛,一場不忍觸碰回憶。我們很難想象眼前這群人是如何度過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也不得而知他們是如何笑著講述曾經淚流不止的歲月。

  直至27日的這個午後,我來到濱海新區特奧會田徑賽場。與殘運會略有不同的是,特奧會運動員中有大多數是教練團隊與家人一起陪同其比賽。新疆一家三口陪同哥哥來到賽場只是其中之一,而在賽場周邊有大量的父母,望著他們眼中的期寄,我突然明白了這場特殊運動會的含義。

  先天、疾病、意外……這一系列刺目的字眼將這些家庭拖進深淵,讓他們的人生陷入墨水一般濃稠的黑暗之中。但一段訓練、一場比賽、一次賽跑或許就能將其拯救,他們胸前的獎牌雖然微小,卻在細微中散發出不可忽視的光芒。而這一道道光也成為了這群孩子以及他們整個家庭的星辰。這小小星辰止住了他們眼角的淚痕,上揚了他們低垂的嘴角,同時也點亮了原本無邊黑暗的世界。

  考不了一百分也沒有關系呀,你們已經是屬於自己這片賽場中最棒的人了。(津雲新聞記者張愛迎 攝影蒲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