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倫敦賽場,喧囂漸遠。隨着聖火的熄滅,又一屆奧運會圓滿結束。在這場競技盛宴上,我們看到了孫楊的爆發,看到了葉詩文的崛起,看到了李雪芮的橫空出世,看到了丁寧的潛力無限……當這些新星閃耀奧運賽場的時候,一些老將也在用堅韌書寫着不朽的輝煌。他們或許風光不再、他們或許未能問鼎,但他們用奧林匹克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讓人們永遠記住了這些遠去的背影。倫敦奧運會結束後,這些老將或許會逐步淡出人們的視線,但他們的故事、他們的精神會永遠銘刻在奧林匹克的歷史上。向老將致敬,感謝他們用堅守豐裕了奧運的精彩。
張秀雲:堅守的勝利
從楚楚動人的女孩兒到媽媽級選手,張秀雲在賽艇運動上堅守了20年。雖然第三次征戰奧運的她在倫敦賽場上僅以8分03秒10的成績名列第六,無緣獎牌。但對於這位36歲的老將而言,在經歷了與時間的賽跑、與病魔的鬥爭後,能夠重新站在奧運會的決賽中,就已是勝利。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年僅20歲的張秀雲意氣風發,她和隊友一舉拿下了賽艇女子雙人雙槳的銀牌。最花樣的年紀、最上佳的狀態,本該在事業上有所作爲的她卻在隨後的8年中先後與兩屆奧運會失之交臂。2000年因爲一項與興奮劑無關的血檢指標,張秀雲惜別悉尼。隨後備戰雅典奧運的她又因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病不得不放棄參賽。2008年已爲人母、中斷訓練兩年多的她選擇了復出。北京奧運會第四名的成績讓很多人認爲張秀雲不會堅守到倫敦奧運。但2012年她的身影卻再次出現在奧運會女子單人雙槳的比賽中。雖然最終的成績並不理想,但張秀雲卻說自己並不感到遺憾,“我出現在這裏就意味着成功”。
王皓:“三連亞”的淡然
又一次站在奧運會的頒獎臺上,同樣的位置,不同的地點。奧運賽場在變,名次仍舊沒變,王皓又一次與冠軍失之交臂的那一刻,許多人爲這個在奧運賽場上拼搏了12年的男子扼腕嘆息。然而,他自己卻說:“我已經拿了三屆奧運會亞軍,今後的人生該怎麼走,我很清楚。三次奧運會的經歷,我已經逐漸成熟。無論輸贏,無論成敗,我都能夠正確面對。”的確,與前兩次不同,這一次,王皓的嘴邊始終掛着淡然的微笑。
身爲29歲的老將,王皓已經到了功成身退的年齡。也許下屆奧運會就看不到他的身影了。雖然單打失利,沒能完成大滿貫的夢想,但在他的帶領下中國乒乓男團成功蟬聯奧運冠軍,順利完成新老交接。誰說亞軍就是失敗者?當王皓和張繼科一同拉起國旗向觀衆致意的時候,人們分明看到了兩個“冠軍”。正如王皓自己所說,“只要能站在這個賽場上就已經是勝利了。”“三連亞”的王皓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然是成功者。
吳敏霞:一個人的精彩
“砰!”隨着一聲清脆的入水聲,等待8年的吳敏霞終於迎來了自己首枚奧運單人3米板冠軍,完成大滿貫。這一跳也使得她追平了郭晶晶在跳水項目上獲得6枚奧運獎牌的紀錄,創造了中國跳水界的又一個奇蹟。
人們還記得曾經的“晶霞組合”帶來的一次次驚喜。2001年福岡游泳世錦賽上,與郭晶晶首次搭檔的吳敏霞就獲得了雙人3米板的冠軍。在隨後的雅典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上,這對姐妹花順利完成了在該項目上的蟬聯。但是,每一次站在最高領獎臺上的吳敏霞都是與郭晶晶一起,在個人項目上她卻一直沒有突破。曾幾何時,人們一度認爲吳敏霞永遠無法走出郭晶晶的陰影。
當北京奧運會結束郭晶晶淡出跳水舞臺後,吳敏霞終於露出了自己的鋒芒。倫敦奧運會上,在女子單人3米跳板奪冠後,平時總是溫婉淡然的吳敏霞掩面哭泣:“我太激動了,這枚金牌和以往都不一樣。這是我第一次站在個人的最高領獎臺上。”
王治郅:追風的男人
8月7日,倫敦奧運會籃球館內,王治郅用一記底線突破後的單手劈扣結束了自己的奧運征程。這位35歲的老將最後一次爲國家隊拼盡全力。
16年前,亞特蘭大奧運會上,19歲的王治郅第一次登上奧運賽場。年少的他激情無限,用場均11.1分、5.6個籃板的成績成爲中國籃球隊最耀眼的新星,也爲自己贏來了“追風少年”的稱號。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王治郅和姚明組成了中國男籃的“移動長城”,場均13.5分的貢獻讓王治郅成爲當時中國男籃的第一攻擊手。北京奧運會上,王治郅雖然已經不再是國家隊中的得分王,但他依舊幫助球隊殺進了前8名。2012年倫敦奧運會,當所有同時代的運動員都已遠離賽場、姚明也已坐上解說席的時候,只有王治郅選擇了堅守。第4次披上國家隊戰袍的他雖已沒有年少追風的輕盈,卻依舊在倫敦賽場竭盡全力地奔跑。男籃5連敗的戰績讓王治郅的告別顯得格外悲壯。但毋庸置疑,這個一直在賽場上追風的男人,爲中國籃球的發展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