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爲了備戰本月30日開戰的拉脫維亞U19籃球世青賽,國青男籃奔赴立陶宛,與當地某俱樂部青年隊進行兩場熱身賽。但昨天立陶宛媒體報道,在之前進行的第二場熱身賽中,範斌率領的國青隊因爲裁判判罰不公,中途退賽。
立陶宛媒體報道稱:“中國國青隊實在驕傲自大。比賽開始後,由於對裁判判罰不滿,中國國青隊乾脆選擇罷賽。”由於沒有中國媒體記者跟隊採訪,所以,消息的披露源一直是立陶宛媒體。
昨天,記者輾轉聯繫上了採訪世青賽的《籃球報》特派記者唐勃昭,他在事後第一時間採訪了國青隊主帥範斌,範斌卻給出了與立陶宛媒體完全不同的說法。昨天,籃協領導也出面說明情況,但都是各說各的理。範斌執教的國青隊繼“罷訓門”後又捲進“罷賽門”。
疑問1
爲何拒絕球探現場錄像?
立陶宛媒體稱:熱身賽之前,球探觀看了立陶宛當地俱樂部和美國青年隊之間的較量,而當我們的比賽開始之前,中國隊領隊卻以內部熱身賽爲由,拒絕別的球探觀看他們的比賽,而且不能錄像。由於這場熱身賽的球票已經售出,立陶宛官方不得不同意了中國隊的要求。
主帥範斌迴應:爲了避免受到球探的干擾,兩場訓練比賽都應該封閉,不允許錄像。更令國青隊吃驚的是,球館裏居然還坐着幾百名購票入場的球迷,看臺上也架着“身份不明”的攝像機,國青教練組立即提出交涉,攝像機最終都被請出球館,但球迷們還是留了下來。
疑問2
爲何比賽遲到一個半小時?
立陶宛媒體稱:中國國青隊實在驕傲自大。賽前中國國青隊還遲到了一個半小時,理由是路程太遠,而且他們還要吃飯。比賽開始後,由於對裁判判罰不滿,中國國青隊乾脆選擇罷賽。
主帥範斌迴應:與對方熱身賽都應放在國青隊酒店旁的訓練場進行。但在第一場熱身賽後,對方主教練提出,自己的主場球館離國青隊駐地只有30分鐘車程,第二場比賽可否改在他們那裏進行。考慮到30分鐘的車程並不遠,國青隊同意了這個請求。
但實際情況是,國青隊坐兩個多小時的大巴才抵達對方球館,比賽不得不推遲。
疑問3
爲何不服判罰選擇退賽?
立陶宛媒體:一次進攻中,裁判吹中國國青隊員走步,中國國青隊爲這個小判罰與裁判產生糾紛,並威脅罷賽;磋商之後,比賽繼續,但當裁判再吹中國國青一次失誤後,他們選擇罷賽。
主帥範斌迴應:比賽中郭艾倫多次被放倒在地,王子瑞的腳也扭傷了,對方的動作非常大。立陶宛的裁判完全不保護國青隊的隊員,而國青隊防守稍有接觸就是犯規,一反擊就吹走步。爲了保護隊員,不得不在下半場退出比賽。
-國青隊員談
對方騙了我們,不想世青賽前受傷
“對方的主教練騙了我們!”一位國青隊的球員向記者透露,“我們整整坐了兩個小時車纔到,到那之後他們根本不讓我們熱身就開始比賽,然後裁判還非常偏袒他們的主隊,對方的動作很大,我們好幾個人都被他們弄傷了。”
另一位國青隊的球員向記者表示:“畢竟這只是一場熱身賽,世青賽馬上就要正式開打了,我們誰也不希望在比賽開始之前的熱身賽上受傷。”
-籃協說明——
經主辦方同意提前結束比賽
昨日,中國籃協主動邀請媒體就“國青退賽”一事進行了說明。籃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時代表進行了說明,他表示國青隊遲到與事實不符,提前結束比賽也是經過主辦方同意的。
胡加時解釋了事情的過程——
國青男籃於6月23日從北京奔赴立陶宛,進行世青賽前最後的備戰。在國內時中國籃協已經與立陶宛籃協商定了將進行兩場教學賽。第一場順利進行,第二場比賽,據報道是中國隊在比賽中遲到。但實際的情況是,最開始定好的是在中國隊隊伍下榻的酒店附近進行比賽,從酒店到比賽館半個小時車程。中國隊按照以往提前兩個小時出發,但上路之後路途變成了兩個小時。這樣,比賽肯定要推遲了。對方要求儘快比賽,就不給熱身的時間。經過協商,給了中國隊很短的時間熱身。比賽開始後,上半場正常。中國隊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是對當地裁判的判罰不適應。中場休息,教練組對此進行了溝通。第二,當時,已有隊員受傷,所以經過協商結束了比賽。
主要就這兩點,一是報道中遲到的事實不符,另外,個別隊員受傷,爲保護雙方運動員,經過交涉提前結束比賽。這一點主辦方表示了理解。
-相關鏈接
國青罷賽有先例
事實上,這支國青隊一直被負面新聞困擾,尤其是幾個月之前的“罷訓門”,球員罷訓引發了球迷對這支球隊的質疑。另外,國青隊罷賽,此前已有先例。
2008年,李春江率領國青隊在亞青賽對陣敘利亞的比賽中,因抗議裁判而罷賽,國青隊因此被判以0比20負於對手,並取消之前的小組賽成績,因此無緣四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