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國際足聯官網撰文介紹了韓國勁旅浦項制鐵隊的成名歷程。該文從浦項制鐵隊的誕生,到曾經取得的輝煌成績,以及球隊的現狀和體育場等,綜合介紹了泰達亞冠對手--浦項制鐵隊。對於目前正在備戰亞冠聯賽的康師傅隊來說,無疑又多了一個瞭解對手的機會。
全文翻譯如下:
浦項制鐵隊成名歷程
浦項鐵人隊是韓國最成功俱樂部之一,並且是K聯賽中歷史最悠久的球隊。迄今爲止,該球隊在其35年的歷史中曾四次榮獲冠軍頭銜,分別是兩次韓國足總盃賽冠軍,兩次亞俱杯賽冠軍。
浦項隊也爲國家隊培養了50餘位具有國際水平的球員,其中包括李會澤(Lee Hoi-Taek)、崔純鎬(Choi Soon-Ho)、洪明甫( Hong Myung-Bo)、黃善洪(Hwang Sun-Hong)、李東國(Lee Dong-Gook)。該俱樂部的水平紅黑間條衫,成爲了該球隊令人敬佩的象徵,而且也令國內其他球隊以及洲際對手感到敬畏。
誕生
和大多數K聯賽俱樂部一樣,浦項鐵人隊也是由一家公司建立。建立者就是浦項制鐵公司創辦者樸泰俊(Park Tae-Joon)。他非常渴望能擁有一支自己的足球隊,在1973年公司完成了第一條粗鋼生產線之前,他就已經建立了一支半職業球隊。
次年,浦項制鐵海豚隊(浦項制鐵最初名稱)贏得了第22屆總統盃全國足球賽冠軍。1982年獲得韓國聯盟賽冠軍(韓國第二級聯賽)。球隊在1984年成爲了全職業足球隊,並在隔年賽季更名爲浦項制鐵原子隊。
1986年,原子隊獲得了第一個國內頂級聯賽冠軍。在俱樂部傳奇人物李會澤的帶領下,他們又在獲得了1988年和1992年拿到第二和第三座銀盃。浦項隊在韓國國內比賽中的主導地位一直在延續,此後他們又於1993年和1996年分別獲得了韓國聯盟杯賽和足總盃賽冠軍。
締造傳奇
該球隊再一次更名爲浦項鐵人隊,1997年球隊開始在洲際比賽中掀起波瀾。由另一位前任傳奇前鋒樸桑華(Park Sung-Hwa)擔任教練的浦項鐵人隊打入了第十六屆亞俱杯決賽,決賽他們遇到了另一支韓國球隊一和天馬隊,最終浦項隊戰勝一和天馬隊奪得冠軍。
1997年3月9日,比賽設置在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直到加時賽雙方比分打到了一比一。然而,浦項鐵人隊笑到了最後,在距離加時賽還有3分鐘結束時,浦項鐵人隊獲得了贏得比賽至關重要的一個點球。
一年多後,浦項隊在香港獲得了他們第二個洲際比賽的勝利。1998年的決賽中,與中國的大連萬達隊打成了零比零平局,在最終的點球大戰中,6比5勝出。這些背靠背比賽的勝利要歸功於浦項隊中令人敬畏的三人組合的影響,他們是自由中衛洪明甫、邊鋒樸泰夏、前鋒黃善洪。在這三個人的帶領之下,浦項鐵人隊經歷了它的黃金時代。
現況
老隊員離開俱樂部之後,該隊的明星們在新世紀開端之際開始逐漸褪色。實際上,2000賽季樸桑華(Park Sung-Hwa)辭去教練後的五年內,浦項鐵人隊一直處在中游位置。前韓國國家隊、浦項制鐵隊前鋒崔純鎬(Choi Soon-Ho)肩負了重振該隊輝煌的責任,但是頹勢依舊,該隊僅獲得了第九名,這是該隊在韓國頂級賽事中最糟糕的戰績。
儘管如此,浦項隊仍舊被認爲是一個強隊,他們在2001年和2002年的韓國足總盃中打入了決賽,兩年後在聯賽中獲得了聯賽亞軍。儘管這證明了新一代的射手正在復甦,浦項隊還是決定在下一個賽季進行改變,啓用外籍教練Sergio Farias代替崔純鎬(Choi Soon-Ho)執教。這位進攻型巴西教練引入了他自己的足球風格,在2007年他執教的第三個賽季中,浦項隊獲得了第四次K聯賽冠軍。儘管在上賽季他們僅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績,浦項隊依然延續Farias的魔力,作爲韓國足總盃賽冠軍,球隊進入了今年的亞足聯冠軍聯賽。
體育場
Steelyard在韓國是第一個爲足球而建的體育場,於1990年11月1日開始使用。在浦項制鐵聯合企業中心建設的體育場能容納25000人。2005年,該體育場進行了翻新,包括從球場到更衣室,廣播系統等等。重新整修的體育場能夠滿足觀衆無論坐在哪個區域都能近距離觀賞到比賽。
榮譽
4次韓國聯賽冠軍(1986,1988,1992,2007)
2次韓國足總盃賽冠軍(1996,2008)
1次韓國聯盟杯賽冠軍(1993)
2次亞洲俱樂部冠軍聯賽冠軍(1997, 1998)
傳奇隊員
李會澤Lee Hoi-Taek (1973-1978),趙廣來Cho Kwang-Rae (1978-1979),樸桑華Park Sung-Hwa (1983-1987),崔純鎬Choi Soon-Ho (1983-1998),樸慶勳Park Kyung-Hoon (1984-1987, 1989-1992),樸泰夏Park Tae-Ha (1991-2001),博格達諾維奇Rade Bogdanovic (1992-1996),洪明甫Hong Myung-Bo (1992-1997, 2002),黃善洪Hwang Sun-Hong (1993-1998),高正雲Ko Jeong-Woon (1998-2001),河錫舟Ha Seok-Ju (2001-2003),金秉址Kim Byung-Ji (2001-2005),李東國Lee Dong-Gook (1998-2002, 2005-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