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天津北方網訊:2010年廣州亞運會就像亞運會的一個高潮,中國代表團以199枚金牌的成績創造了參加這項賽事的巔峰。高潮過後,這項賽事的魅力已然大不如前,國人的關注程度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在亞洲,中國無疑為競技體育的霸主,舉國體制為這個驕人成績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相信,只要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不變,在競技體育的賽場,金牌並不會成為稀缺產品。不過,隨著國內對全民健身的持續關注,老百姓對體育的熱情逐漸由關注向參與轉變。
2008年北京奧運會勝利閉幕後,8月8日成為了全民健身日。這個日子的確定一方面為了紀念奧運會在中國舉辦,更大的意義在於中國體育開始向全民健身全面轉變。更多的全民健身活動受到百姓的喜愛,天津已經連續多年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直接參與進來。
其實,對於亞運會不特別重視的,也不僅僅是中國的百姓。中國體育代表團穩居奧運金牌榜前兩名後,金牌對百姓的刺激已經如前。所以在一些比賽中,中國體育代表團不會派出最強陣容。除了奧運會,人纔輩出的中國體壇會派出不同的隊伍參加洲際運動會和單項運動會,2013年中國代表團就沒有派出最強陣容參加在天津舉行的第六屆東亞運動會,而最終的結果還是中國軍團輕松排名金牌榜首位。
體育的最大作用在於增強人民體質,奧運冠軍、亞運冠軍的更大意義在於引導全民健身,追求全民身體素質的提昇。而在廣州亞運會199位冠軍還不能被人們熟記的情況下,這屆亞運會就更加雞肋了。韓國亞運會開幕後,記者在天津體育公園隨機采訪了幾位在此鍛煉健身的老人,他們都不了解亞運會正在進行。對於體育,他們更加期待的是天津市第三屆老年健身節的開幕,選擇在家裡看電視關注比賽,還真不如和自己的伙伴們一起感受體育帶給自己的快樂和健康。(記者謝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