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個動作定格,背景音樂漸止,場館上空灑下柔光,舞者們在舞池中央微笑致意,觀眾們起身鼓掌,第三屆亞洲體育舞蹈節於日前在無錫太湖博覽中心落下帷幕。
自2023年起,這項賽事已連續三年在無錫舉辦。每年的辦賽如同節日慶典,在持續數日的體育舞蹈嘉年華中,既有世界頂尖選手同臺競技,也吸引了大量青少年舞者和舞蹈愛好者廣泛參與。
『我們希望觀眾走進來的時候,不僅是來看舞蹈,而是真正沈浸在一個體育節日之中。』無錫市體育局副局長袁偉強表示,賽事從場地布置到活動安排都圍繞『節日化』理念展開,『我們要讓群眾進得來、看得懂、玩得起、參與得了,這纔是一項成熟體育品牌該有的樣子。』
在『節日有競賽、競賽節日化』理念的指引下,亞洲體育舞蹈節正走出一條特色發展思路——圍繞頂尖國際體育舞蹈賽事IP,發展成融合青少年賽事、大師課培訓、國青隊集訓與產業展會的復合型平臺。
體育舞蹈由標准舞與拉丁舞構成,融合體育競技性與舞蹈藝術性,是全球受眾基礎廣泛的青年友好型項目。2023年,世界體育舞蹈聯合會(WDSF)、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CDSF)、無錫市政府及當地體育企業和暢文體四方合作,打造了亞洲體育舞蹈節這一賽事IP,賽事自創辦起即確定長期落戶無錫。
作為WDSF官方認證的國際頂級賽事平臺,亞洲體育舞蹈節在一開始也曾面臨質疑。
『當時在WDSF內部,也有不同聲音。體育舞蹈的傳統強國在歐洲,我們為什麼要把這項賽事放在中國?』WDSF主席鄭志華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回憶,『但我們更看重未來,中國不僅競技水平在提昇,舞者人數也在快速增長,是全世界體育舞蹈愛好者增長最快的地區。』
自籌辦初期,該賽事便以『Festival(節)』命名,而非單一賽事,意在構建融合賽事與活動的綜合平臺。與歐洲傳統體育舞蹈賽事常在劇院或舞廳舉行不同,亞洲體育舞蹈節采用體育場館化、技術標准化的運作體系。燈光、音響、LED視覺系統與舞美設計為現場觀眾營造沈浸式體驗,也提昇了賽事傳播效能。
『中國有龐大的青少年舞者群體,也有日益增長的產業需求,我們希望借助亞洲體育舞蹈節,搭建一個融合競技、交流、教育與展示的舞臺。』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體育舞蹈雖然起源於歐洲,但其發展路徑可以是多元的,我們希望亞洲體育舞蹈節不僅展示競技水平,更體現中國在體育舞蹈全球格局中的組織力、引導力和文化表達力。』
經過三年的探索,這個年輕的賽事IP,正在成為中國體育舞蹈發展的新引擎,為體育與城市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樣本。
作為賽事舉辦地,無錫在配套資源與城市支持方面為賽事提供了關鍵保障,太湖博覽中心所在的無錫太湖新城配有豐富的酒店資源與便利的交通,具備承辦大型國際活動的完整功能體系。
『場館周圍5公裡內,有超過100家不同檔次的酒店,能充分滿足前來參賽的選手和觀眾們的住宿需求,住得近意味著交通也不是問題。』賽事執行方和暢文體董事長王剛說。
王剛介紹,2024年亞洲體育舞蹈節期間,通過官方渠道預訂的酒店數量超過1萬間,近一半觀眾來自外地,凸顯了品牌賽事對文旅消費的拉動作用。
『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跟著賽事去旅行」,越來越多國內體育賽事開始嘗試在內容組織上打破競技與大眾的界限,而體育舞蹈節作為節日平臺,天然具備連接專業與群眾的橋梁作用。』王剛說。
事實上,這場舞蹈節的觀眾畫像也印證了『群眾基礎』正在形成——除了職業舞者與舞蹈愛好者,還有不少拖家帶口的家庭觀眾,他們在觀賽過程中廣泛參與周邊展會和互動打卡活動。
『體育的魅力就在於此,它不只屬於專業人士,而是所有人都能從中獲得情緒價值、健康收益與文化體驗。』王剛說。
賽事成長的背後離不開地方的持續投入與精心布局。近年來,無錫持續打造『賽事城市』形象,從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無錫馬拉松等大型賽事,到體育舞蹈、跆拳道、擊劍等多元項目的引入,逐步構建起類型多樣、層級豐富的城市體育生態體系,推動體育氛圍在城市中不斷昇溫。
『體育與城市發展結合,是我們始終關注的方向。』袁偉強表示,『我們在選擇支持什麼項目時,不是單純追求賽事級別,而是看項目是否契合無錫的城市定位和城市氣質,是否能激發參與、形成人氣、留下影響。從三年實踐看,亞洲體育舞蹈節確實帶來了人纔、產業、流量、文化,這些最終都融入城市的活力當中。』
在鄭志華看來,體育舞蹈的全球傳播需要多樣路徑,而亞洲體育舞蹈節所體現的無錫方案,或許正是這個項目走向新階段的關鍵。
除了無錫的亞洲體育舞蹈節外,近年來WDSF也與中國多地展開深度合作,上海、成都、武漢等城市陸續承辦了世錦賽、大獎賽等高級別賽事。鄭志華表示,這些比賽不僅體現了中國城市在辦賽能力上的不斷成熟,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在舞美營造、運營體系、群眾參與等方面對體育舞蹈的全新表達。
另一方面,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近年來在項目普及上也持續發力,今年又在全國范圍內推出了以全民健身為方向的『舞蹈強身恰恰恰』活動,進一步擴大了體育舞蹈的基礎受眾人群。
從承辦國際頂級賽事,到推動項目在基層落地推廣,中國體育舞蹈正走出一條從『競技塔尖』到『大眾土壤』的全鏈條發展路徑。以亞洲體育舞蹈節為代表的賽事平臺,不僅鏈接全球資源、展示競技水平,也通過持續、系統的推廣活動,打通了體育舞蹈『走出去』與『紮下去』的雙向通路。
『我們很欣喜地看到,在中國,不同城市能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呈現體育舞蹈,這種多樣化的表達,也在豐富世界體育舞蹈的整體生態。』鄭志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