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人民網 北京4月29日電(楊磊)廣州恆大作爲衛冕冠軍,今年
亞冠 小組賽卻賽至最後一場才鎖定出線名額,北京廣播體育臺記者王異表示:“和去年相比,恆大的狀態有所起伏,我覺得這也很正常。一支球隊拿到了亞洲冠軍、取得這麼好成績以後,現在要求它繼續保持當年那樣一種慾望,難度是比較大的。另外今年恆大在獎金的分配製度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球員的拼勁,讓他們對於比賽的專注度不像以往那麼高了。”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汪大昭則表示,廣州恆大在去年迅速取得了
亞冠 冠軍,一方面可能會造成新賽季動力不足,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恆大在尋求一種更加長遠的發展模式,更多培養本土球員,不依靠外援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汪大昭說:“一方面,恆大去年迅速實現了它的一些目標,打進了
世俱杯 ,而且成績還算不錯。接下來新賽季怎麼辦?衝動已經沒有了,在孔卡離開了以後,這是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如果還保持着對於成績強烈的追求,恆大一定會不惜花重金找一個孔卡的接替者。今年不是這樣,沒有孔卡沒關係,用其他的辦法,也不用花很高的成本,爭取把比賽打得還可以,否則會影響信心。現在看,恆大雖然不如原來那麼強勢,那麼霸氣了,但是一般的球隊,特別是
中超 裏,大家看恆大還是會仰視。這樣的情況下,使用一些年輕的球員,比如董學升、廖力生,就可以完成球隊對於成績上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
亞冠 要小組出線,
中超 還要保持排在前面,這樣就夠了。所以投入、引援這些大手筆恆大今年不再做了。相反,恆大用了很大的力氣辦
足球 學校,以後重點要以這些從小培養的孩子爲主,適當地找一兩個位置上的外援就可以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恆大的發展不得了。它會很穩定地長期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