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本報訊(記者陳華)中國足球協會特別會員代表大會昨天在河北香河結束,《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管辦分離改革方案》(試行)在投票通過後正式對外推出,這被認爲是中國足球改革邁出的第一步。韋迪"明媒正娶"
這次"特別大會"的內容有兩個:足協掌門韋迪不再"無證駕駛",推出以"職業聯賽理事會"爲核心的管辦分離改革。
雖然韋迪在2010年1月就接替南勇成爲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但因爲沒有經過投票選舉,他沒有民間社團中國足協的"合法"身份。昨天的大會上,韋迪和足管中心副主任於洪臣、林曉華均全票(45票)通過,增補爲中國足協副主席,其中韋迪兼任祕書長,林曉華兼任司庫。這次會議上新推出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管辦分離改革方案》(試行)的內容不少,但最關鍵的改變是推出全新成立的聯賽理事會。未來聯賽理事會將負責辦賽,原來的中超、中甲聯賽委員會不復存在。
各方認可方向
足協推出的管辦分離方案,得到了俱樂部代表、地方足協和專家的總體認可。主流意見認爲,這是中國足協的一大進步,但改革不能一蹴而就,現有方案需要時間來逐步完善。
全新推出的職業聯賽理事會,昨天通過選舉產生了19名執委。執委名額分配爲中國足協3名、地方協會4名、中超5名、中甲2名、中超公司1名、社會專家代表4名。地方協會的4個名額,分別給北京、上海、遼寧和山東。上海市足協祕書長隋國揚全程參與本次會議,他認爲管辦分離方案以及職業聯賽理事會的推出,代表着中國足球未來改革的方向,"這一定是一條中國足球深化改革的必經之路,當然和歐洲成熟的職業聯賽相比,我們的方案還處於起步階段。隨着時間的推移,需要大家逐步去探索,慢慢去完善。"
杭州綠城俱樂部副總鮑仲良表示,這份方案給了俱樂部在議事、決策上更民主的權利,更加尊重職業聯賽的投資和參與主體,讓職業聯賽的運作管理變得更加透明,是中國足球管理上的一種進步,"雖然沒有像英超、日本職業聯賽那樣建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職業聯盟,但結合目前的實際來看,這次的管辦分離方案是比較合適的。"
有人指出硬傷
當然,每次改革都會遭遇不同的聲音。一名俱樂部人士認爲,聯賽理事會執委中僅有7名來自俱樂部的代表,數量太少,俱樂部代表需要更多地參與決策。前任中超公司總經理郎效農更是炮轟,"理事會是在中國足協內部設置的又一個小足協,甚至比足協還要繁瑣複雜,看不出所謂‘管辦分離’的任何影子。此外,一個不具法人地位、也無行政所屬的理事會,卻要指導企業法人的中超公司運作,還要中超公司給理事會工作人員列編和發放工資、承擔龐雜的理事會一切開銷,這有悖公司法,違反國家財務制度。"
根據選舉,中超5個執委代表分別爲長春亞泰、青島中能、天津泰達、山東魯能和大連實德的總經理,中甲兩席則是天津松江和深圳紅鑽的老總。此外,一名俱樂部人士認爲,撇開俱樂部人數太少不談,這7名俱樂部執委不具備樣本意義,其中有6個來自北方俱樂部,而去年聯賽最出色的球隊是廣州恆大,今年投入最大的是上海申花,可他們都無緣執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