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上海,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從小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國外,用一種完全不同於傳統專業體制的方式,早早嘗試“單飛”。李娜成功了,將來的他們也會成功嗎?
這條路真的很難忘
華先生15歲的兒子,現在正在美國留學。除了讀書,小華的業餘時間幾乎全交給了網球。實際上,這名年紀輕輕的上海少年有着不俗的履歷——他曾是中國10歲、12歲年齡組比賽的冠軍,先後學藝於上海巴士網球俱樂部、澳大利亞網球學校,甚至還去過被喻爲“世界網球冠軍的搖籃”——美國尼克·波利泰尼網球學校。已經有一部分家境富裕的家長,開始嘗試重金投入把孩子送出去練球,無論從成績還是經歷上說,小華都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單飛”的李娜在法網一舉奪冠,自然是個令中國網球界歡欣鼓舞的消息。不過,對於在練網球的孩子來說,他們絕不會因爲一個李娜的成功,就可以放肆地“做夢”。正如華先生再三感嘆的那樣:“想走(打球)這條路很難,真的太難了,我不希望給兒子壓力。”
對於飄渺的未來,他們都不確定。即便,小華還是個冠軍級選手。
每年投入10萬美元
並非每個人都能像小華那樣,可以享受海外訓練的待遇。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資金支持,“飛出去”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一位熟悉內情的上海網球界專業人士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小華在美國的網球學校訓練,一年需花費3.5萬美元,而這還只是練半天。除此之外,他在美國讀書的學費是2萬美元左右,住宿按照1個月1000美元來計算,一年是12000美元。“想要有所提高,一年至少要打10到15場職業比賽,必須滿世界飛,這差旅費是筆巨大的開銷,如果還有家長陪同的話,光往返機票就不得了。算下來,一年的投入超過10萬美元。”
如果不是去少體校,而是選擇自己“闖”,想走網球之路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貴。其實,在國內也有類似的專業培訓,收費也都不便宜。以河北保定一家較爲出名的網球學校爲例,一年的學費是15萬到25萬元人民幣,如果算上吃住行等其他費用,開銷差不多在30萬元人民幣左右。
華先生生意做得不錯,所以纔有能力把兒子送到美國。“但像他這樣既有錢,又對網球很感興趣的,全上海沒幾個。有個別家長,甚至把自己家的房子賣掉供孩子打球。”這名專業人士透露說。
打不出來安心讀書
其實,在小華身上,你也許很難完全分清楚,他到底是一個網球選手,還是一個留學生。父親的態度是——學習和打球兩不誤。華先生告訴記者,他之所以早早把孩子送到國外,是希望他能在那裏考上大學。“孩子很喜歡網球,我也不反對,但我知道,想要靠打球打到多好的名次,這個很難的。說到底,職業網球還是太殘酷。所以,我讓他邊讀書邊練球。”
讓華先生心動的是,在美國如果有體育特長,不少大學能特招,還可以申請到高額獎學金,這很類似於國內高考中的“特長生”。“如果過幾年孩子打不出來,可以安心在美國讀書;如果孩子將來打得不錯,往職業那邊發展也不遲。”這是一種穩妥的選擇。
網球和留學這兩個看似不相及的概念,原來也能結合得如此密切。目前在中國香港,已經有專門的公司開始操作“美國大學入學計劃”,即通過打網球去美國讀書。將來,這種類似於網球“特長生”的留學模式,或將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本報記者關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