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如今『要選一個「清白」的裁判簡直太難了。』這是最近一位參與裁判抽簽工作的圈內人對記者發出的感嘆。
據這位圈內人透露,中國足協選擇裁判時,首先要考慮他來自哪個省份,其次要考慮到他的執法水平,最後如果他被兩個俱樂部中的任何一方強烈抵制,那麼他也很難出現在球場上。今年中國足協改革了裁判派遣方式,改用抽簽方式。在抽簽現場,擺著4個瓶子,其中分別是『順序』、『主裁』、『助理』和『第四官員』,由各俱樂部的人員抽簽,如果自己不來,也可讓足協官員代抽。現場除工作人員外,還要有記者監督,據說不少現場監督過的記者都感嘆抽簽工作的艱苦和煩瑣。
即便如此,抽到『身世清白』的裁判可能性也不大,因為足球圈本身較小,范圍相對封閉,參與其中的人大都有點師承、隊友乃至親朋好友之類的關系,很多時候沒法完全避嫌。
目前,全國能執法中超的裁判只有25個,邊裁也是25個,說起這些裁判,恐怕全國大部分球迷都有一肚子牢騷,幾乎就沒有哪個裁判沒被罵過。其實,這些裁判在沒有比賽的日子裡,大都是社會普通人,有的在學校教書,有的在機關工作,而且裁判執法一場比賽的補助也不多,所以大部分裁判也都是憑借著興趣纔從事這份工作,這次在工體讓球迷們氣憤不已的張雷就是大學老師。
球迷都知道意大利『電話門』事件之後,意大利起用了大量年輕裁判,開始也經歷了短暫的陣痛,各個俱樂部和球迷都對裁判的一些失誤口誅筆伐,但經過這兩年後,人們明顯地感覺意大利裁判的整體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昇。
現在中國足協也正大量使用年輕裁判,這成了今年中超聯賽的一道新風景。在這個變化中,總要交點學費,只要將來有所收獲,今天的付出和代價就是有意義的。
本報記者田偉J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