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全運會排球資格賽日前落幕,天津成年男女排、青年男女排四支隊伍全線晉級決賽圈。這不僅是天津排球歷史上首次 『四隊齊發』,更標志著 『排球之城』 建設與 『三大球』 工程在這片熱土上取得重要突破。
第十五屆全運會排球項目資格賽4月下旬大幕落下,天津成年男女排、青年男女排四支隊伍全力出擊,女排兩隊毫無懸念順利出線,男排兩隊也憑借三連勝的強勢開局,早早確立優勢,提前鎖定決賽席位。
四支隊伍同時通過資格賽晉級全運會決賽圈,這在天津排球發展歷程中尚屬首次。而以天津男排為代表的成績突破,不僅是 『排球之城』 建設四年來的階段性成果,更是對天津 『三大球』 頂層設計的一次有效回應。
天津市排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張帆:成年男女線、青年男女線四支隊伍全部順利地進入了決賽,回溯歷史應該是沒有。尤其是天津男排,天津男排自90年代解散之後,30多年之後,重新青年隊和成年隊通過預選賽的方式進入了全運會的正賽,這也創造了一個天津的歷史。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努力,天津男排這兩支隊伍也是通過預選賽的方式進入正賽。這條路也走過了將近20多年,所以這個在整個天津排球的發展史上應該是值得慶祝,值得紀念的。
天津排球男線兩支隊伍完成入圍全運正賽的突破,源於過去23年的不斷探索,久久為功。自2021年《天津市 『排球之城』 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印發以來,男子排球項目被列為重點攻堅方向,發展目標逐步清晰、路徑不斷優化。天津男排堅持立足本土、系統布局,圍繞賽事體系建設、人纔梯隊培育、隊伍戰術磨合等重點環節,穩紮穩打、持續推進。
近年來,天津男子排球在錦標賽、冠軍賽、聯賽等多項賽事中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逐步向全國先進行列邁進。特別是在引進高水平教練員、經驗豐富的優秀運動員方面,注重實戰能力與長遠建設並重,為隊伍發展注入了關鍵動能。此次雙隊晉級全運會正賽,不僅是天津男排競技水平的一次集中體現,更是『排球之城』建設成效的有力印證,標志著天津在推動『三大球』振興戰略中邁出了堅實一步。
天津青年男排主教練鞠根寅:因為我一輩子沒離開過排球,在這方面還積累了一些經驗。我們大家要團結一致,抓緊抓隊伍,把經驗告訴他們,技術傳授給他們,總的來說隊員還是比較認可。
天津食品集團男排主教練劉浩:我在八一隊時,全運會的成績還是不錯的,但是每一次的預賽打得都不是很輕松。全運會每個隊每個省都等了4年,肯定都是玩命。調動的這種程度和平時的比賽,甚至比聯賽都要高。其實我也更多地跟隊員講,還是認認真真打好每一場球,不要把對手想得太簡單。
在女線持續為國字號輸送人纔的同時,隨著男線成績的穩步提昇,天津男排項目的優秀運動員也走進了國字號的視野。從吳勝指導到外教海寧,天津男排已有毛天一、袁黨毅、張昕宇、翟浩楠、易騰龍、王昌利等運動員參與到國家隊集訓當中,這既是對天津男排項目全面崛起的肯定,也是對運動員個人能力的認可。
天津食品集團男排隊員王昌利:首先能幸運地入選,並且跟海寧指導練了一周,我覺得非常地榮幸,然後對我也有很大的幫助。在網前的判斷以及網前腳步,他首先讓你確定好你的腳步,然後攔到球是其次。這個動作練好了之後,後面肯定會攔到球的。
在目前各級男排國字號梯隊中,共有7名天津運動員進入到了集訓名單。此外,原天津男排運動員,現擔任天津青年男排領隊兼教練的郝曦宇還成為了新一屆U16男排國家隊的主教練,天津男排助理教練劉金浩也再度入選了中國男排教練組。『排球之城』 正在為中國男排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天津動力。
天津青年男排領隊兼教練郝曦宇:這麼多年跟著王寶泉指導、鞠根寅指導,還有U21的女線的一些知名教練也學了很多東西。總體來說,對於我來說,就是機會與壓力並存的,看看自己能不能把這支隊伍融合到一塊。
天津食品集團男排主教練劉浩:我經常我跟金浩也在溝通,我們這個國家隊最近練什麼了,這個練的目的是什麼,練的要求是什麼,我都跟劉金浩溝通,包括海寧教練的一些思路他也跟我講。其實我覺得我們從各省隊來講,要跟國家隊教練的這個思路意圖要匹配,這樣我們纔能更好地培養我們的運動員,進入國家隊,為國家效力,為祖國爭光。
男線臥薪嘗膽取得突破,作為排壇霸主的天津女排則把傳承與革新編織為一條堅韌的脈絡。她們在國內賽場上長期保持領先優勢,同時不斷以開放式培養機制吸納新血。讓隊員外租歷練、跨隊互動,讓經驗在離散與聚合中得以磨礪與昇華。這不僅是女排項目的自我超越,更是天津排球體系內,在 『三大球』 戰略中追求整體均衡、持續進步的縮影。
天津渤海銀行女排隊員董銘霄:出去肯定是隊裡給我們找機會,就讓我們去鍛煉,鍛煉之後回來給隊裡有一些幫助,自己也想盡快地提昇。
天津渤海銀行女排隊員夏思佳:我跟小董我們兩個出去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我倆在深圳一直是主打。打了五個月後再回來,預賽的時候陳導給了我很多的機會,我那個時候再上場時候,就覺得通過這五個月聯賽一整個賽季的鍛煉,就感覺我在場上經驗比之前多了,可能會更加的從容,看那些球過來也不會像以前那麼慌了。
在天津女排的訓練場上,總能看到青年隊小將的身影。她們或許還青澀,但已站在了成年隊的節奏之中。這種從梯隊中抽調優秀球員參與一線隊訓練的機制,早已成為天津女排備戰期的固定節奏。對年輕人來說,這不僅是一次機會,更是一扇窗。
她們在和姐姐們的配合中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方向;這種機制背後,是天津持續夯實 『排球之城』 人纔根基的實踐路徑。把成長的機會放在場上,把傳承的責任融入日常,青年球員的每一次進步,都是體系成效的具體體現。
天津渤海銀行女排主教練陳方:有條件好的年輕隊員,包括自己本身一隊的一些年輕隊員,包括青年隊隊員,有機會都需要在場上都去鍛煉,要多去對抗。希望我們的年輕隊員能珍惜自己的機會,不管是在隊裡打球或者出去打球,能達到自己的一些理想,一些自己的目的。為自己的將來,為天津女排人纔梯隊的輸送,希望她們能把自己的優勢,包括自己的特點能發揮出來。
輸送充足、優秀的後備力量,是天津青年女排的核心任務。青年隊教練組在日常工作中始終結合隊伍實際和運動員個人發展需要,靈活配置陣容。像過去主打接應的李榮鈺,從本賽季排超B級聯賽開始就切換至主攻位置,並以主攻身份幫助隊伍從全運會資格賽突圍。資格賽結束後,李榮鈺與朱航霆、孫婉鋆兩位隊友一起,入選了新一屆U21女排國家隊的集訓名單。這是個人努力的回報,也是天津青訓體系不斷成熟、精准育纔的縮影。
天津青年女排主教練劉仁德:不管是中國女排還是天津女排,那麼接應位置都會要負責接一傳,所以我們在平時訓練當中練一傳的時候一直帶著她練,那麼改到主攻的位置,我感覺應該要全面一些。接應即便能打2號位,也要能打4號位,包括跑動,那麼對她也是一種新的挑戰,自己也是逐步地適應這個新的位置。
在專業隊伍屢創佳績、人纔頻出的同時,天津排球近年來還堅持深耕排球土壤,推廣排球文化,進一步完善青少年賽事體系。隨著校園排球蓬勃發展,青少年排球人口基數不斷提昇,今年我市青少年排球注冊人數就比去年增長了30%。未來,天津將為青少年選手創造更多高水平訓練機會,持續夯實排球人纔根基。
天津市排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張帆:從23年以來,整個天津市的排球注冊運動員已經達到了目前的3000多名,以男線為例,23年大概是600多,今年已經增長到了1300多,這是一個倍數的變化。通過人數的變化也逐漸體現出咱們的後備力量,這個土壤越來越厚。這裡邊還要特別感謝天津市體校,天津市體校今年推出了 『星奇計劃』。我們跟體校一起給廣大的青少年,構築一個實現排球夢想的平臺,這批青少年已經進入了我們的視野,下一步我們想更多地創造機會,讓他們得到高水平的訓練,爭取再進入我們的梯隊。
從構建完整的青訓體系,到推動高水平競訓融合;從聯賽錘煉,到人纔流動;從體校改革,到校園普及……天津排球正在用一整套可操作、可復制的發展路徑,推動 『振興三大球』 真正從口號落地為現實。『排球之城』 的故事還在繼續,天津振興 『三大球』 、振興體育強市的步伐也將步履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