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賽中美首組混雙奪牌 為何引人關注?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編輯:張愛迎 2021-11-30 21:27:49

  北京時間11月29日,美國休斯敦舉行的世乒賽上,一對中美混雙組合奪得銅牌。適逢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此次中美首組混雙並奪牌引人關注。

  乒乓球是中國“國球”,20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在大陸推廣。1959年,容國團在多特蒙德世乒賽奪金後,承載中國人自豪與榮耀的乒乓愈加風靡。其後發生的“乒乓外交”則更為膾炙人口。

  1971年4月,在日本參賽的中國選手莊則棟與美國運動員科恩握手,中美兩國人民友好情感,在兩國領導人超越分歧、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和外交藝術指引下,小球轉動大球,大國關系破冰。之後中美選手互訪中,兩地的熱潮,美國民眾高舉標牌書寫“了解、友誼、和平”,至今令很多親歷者難以忘懷。

  民族的與世界的相互連通。乒乓球濫觴於西方。19世紀末,歐洲盛行網球運動,但由於受到場地和天氣限制,英國民眾開始探索把網球移到室內。逐漸,以桌臺為場、木板作拍擊空心球的“桌面網球”(Table tennis)誕生。這項天生簡便易行、寓樂於民的運動,因擊球聲清脆朗暢,中文名定為“乒乓”。

  其後,“乒乓球之父”,擔任國際乒聯第一任主席的伊沃·蒙塔古,為乒乓注入友誼、和平、尊重、平等的內涵。二戰期間,乒乓球被列為紅十字會援助物資進入戰俘營,戰後的新一屆世乒賽力促蘇聯參加。1952年,蒙塔古訪問中國,國際乒聯成為最早向新中國敞開大門的國際組織之一,世乒賽也成為全球首個將舉辦權先後交與非洲和亞洲城市的國際體育賽事。

  可以看出,若體育本身即擁有追求平等與團結的內涵,那麼乒乓則是蘊藏於“普遍”中的“特殊”,因獨具的源流、品格與記憶,更加凝結著跨越障礙、創造交流、促進理解、傳遞友誼的價值。

  本次,系世乒賽首到美洲。中美首組的跨國混雙隊伍成績不俗,美國乒乓球隊更是62年來首獲世乒賽獎牌,兩國乒乓愛好者、體育界、乃至支持中美友好的兩國人民都為之喜悅。

  中美混雙的巧妙組合,讓人們重溫歷史經驗與智慧的同時,再次通過乒乓球這項極具象征意義的運動,向世界訴說了打破隔膜的意義與成果。其中傳遞著尊重、互鑒、共贏的理念,更提醒著世界——聯合勝於對抗、合作勝於分歧、團結勝於孤立。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