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棒球的少年們,他們到底能有多棒?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作者: 編輯:張愛迎 2021-01-15 17:28:49

  自全國院線上映以來,高分棒球電影《棒!少年》的關注度一路有增不減,激發出多維度的思考共鳴和討論,青少年棒球教育以及中國棒球的未來之路便是其中的熱點話題。

  在北京的郊區,前中國棒球隊隊長孫嶺峰創建的“強棒天使棒球基地”裡,一群被困在陰影裡的孩子通過學習棒球獲得了“叫板命運”的機會。

  2018年,在美國舉辦的PONY小馬聯盟U11組世界大賽上,這支由平均年齡不到10歲的孩子組成的“強棒天使隊”,受邀作為亞太地區唯一一支少年棒球隊登上世界少棒的頂級賽場,這在中國棒球史上是首次。

  從逆境中走向國際舞臺,棒球為這群孩子開闢了一片開闊的天地,讓他們成為優秀的棒球少年。

 

  源自棒球場上的青少年教育思考

  在影片上映後,基於《棒!少年》所呈現的棒球培養模式,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棒球之於青少年成長的獨特價值。

  1月9日,《棒!少年》戰略合作伙伴MLB聯合知乎發起一場觀影活動,強棒天使創始人孫嶺峰、MLB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祁冬,以及來自知乎的內容創作者代表們進行了一場對話,交流探討電影背後的青少年棒球教育問題,以及中國棒球發展之道。

 

  當天,電影主人公、強棒天使隊隊員馬虎、小雙、大寶和李海鑫四位小球員也來到現場,分享了大熒幕之外的棒球生活,講述了棒球陪伴他們成長的真實經歷和感受。

 

  “棒球是一項寬容的運動,無論高矮胖瘦都可以參加,也許你個子不高,塊頭不大,跑得不快,練不了其他運動,但在棒球場上,總能找到你的位置。”孫嶺峰表示,基地是一座橋梁,真正接納並給予孩子“叫板命運”底氣的是棒球運動本身。

 

  同樣作為棒球產業從業者,祁冬對孫嶺峰的培養模式十分贊同。在祁冬看來,青少年學習棒球運動的益處是多方面的,棒球是一項重策略、重團隊、輕對抗的運動屬性,非常適合作為小孩成長教育的良好手段。而且,棒球運動充滿人文色彩,觀賽、練球等場景都具有很強的家庭和親情屬性,能夠成為親子關系的重要紐帶。

  祁冬同時還認為,對於我國棒球運動發展而言,青少年培養是最關鍵的一環,青少年人纔的培養和儲備決定中國棒球的未來發展,也是中國棒球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MLB十多年來一直堅持深耕青少年培養,在無錫、常州、南京三地建立了棒球發展中心,並積極推動MLB First Pitch棒球公益課進校園,組織青少年棒球聯賽。

  “體教融合大戰略下,棒球進校園將大有作為。我也注意到,已經有很多學校和MLB棒球公益課等項目合作,多方合力能夠為校園體育帶來更專業、系統的課程體系,讓更多學生在最佳的成長階段得到學習鍛煉,這將為我國棒球發展夯實底層基礎。”站在行業觀察者的視角,知乎內容創作者們對校園棒球的教育價值十分贊同。

  “爭取有朝一日能去MLB打球,向最頂級的賽場發起衝擊。”馬虎也有了自己的奮斗目標,那就是努力訓練,成為一名出色的職業棒球手。而在剛開始到基地,還沒有開始融入團隊的時候,馬虎是一個讓所有人都頭疼的“問題少年”。

  兩個極端的孩子也能在同一片棒球場成長

  《棒!少年》中那些訓練和比賽的時刻也讓我們看到,學習棒球的小孩,他們到底有多“棒”。

  馬虎、梁正雙,性格迥異的兩位主角在棒球場上找到了實現自我成長的位置。剛進入基地的馬虎激憤頑劣、惹事斗狠,他對尊重的理解是“當上老大”,但年過七旬的師爺張錦新告訴他,贏得尊重的正確方式,是遵守棒球隊的規則,好好訓練,在球場上有拿得出手的東西。

  一開始,馬虎打得非常糟糕,沮喪外化為挑釁越演越烈,師爺並不著急教訓,讓他自己體會挫折。性格中的無所畏懼起了作用,他不斷試錯,身上使不完的勁兒反而成了球場上的一抹亮色,一次在擊球手位置上的亮眼表現獲得教練認可,馬虎找到自信,開始學著尊重棒球。賽場上並肩作戰後,馬虎也開始懂得別人的悲歡。

  在美國的比賽遭遇慘敗,小雙陷入崩潰,馬虎忙前忙後給予安慰,“還有的是機會。”可在小雙看來,“機會只有一次。”小雙內斂隱忍、細膩敏感是他性格的底色,投手的位置,是他蛻變的機會。

  “失敗可怕嗎?可怕的是不敢再站起來。我最自豪的,是你把基地當做家。所以,只要我不死,我們就一起努力,好嗎,小雙?”小雙在輸掉比賽後回到大伯身邊,孫嶺峰去看他時,掏心窩子說了這番話。堅強,是棒球人的必修課,影片公映前,小雙放下心結,回到了基地。

  導演許慧晶說自己很喜歡這部作品的英文名“Tough Out”,這個詞代表了打棒球需要的品質,意味著堅強,但也意味著艱難。無論是馬虎向外式的堅強還是小雙向內式的堅強,最終都經過棒球運動的淬煉,成為他們回擊命運的武器。

  棒球場是最好的成長

  一邊學會面對失敗,一邊渴望忘創造奇跡,這是棒球場上的常態。以目前世界上最高水准的職業棒球賽事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為例,162場常規賽的漫長賽季對所有運動員都是身心的雙重考驗,每個隊都要在長達六個月的時間裡經歷起起伏伏,即便是一流球隊,也僅有六成勝率。

  美國著名作家保羅·奧斯特在寫給諾貝爾獎得主庫切的信中提到:“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喜歡棒球,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棒球教會我一個道理:失利是常態,失敗不可避免。今天早晨我掃了一眼報紙上的積分榜,發現排名最好的球隊在這一賽季贏得了58場比賽,輸掉了34場,估算一下也就是63%的勝率,這意味著在30支球隊中最強大的這支球隊,在37%的時間裡,是帶著挫敗感回家的。”但“即使你真的戰死了,第二天你還得從棺材裡爬出來,竭盡全力發揮你最好的水平。”

  棒球場上的勝負難料,讓屢敗屢戰少了絲悲壯,多了些頑強。常有人把“九局下半”視作最動人的體育名詞,因為它幾乎等同於奇跡,且通往奇跡的門永遠向頑強的團隊敞開。棒球常規比賽共有9局,客隊與主隊分別進行半場攻防,上半場客隊進攻,下半場主隊進攻,但最後一個半局即九局下半至關重要,因為九局上半結束後,無論主隊之前落後再多分,也能憑借最後關頭的殊死一搏獲得逆風翻盤致勝的可能。

  因此,在棒球人的字典裡,順境、逆境都是再普通不過的詞匯,他們要做的就是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向前。正如棒球本身具有極大的包容度,MLB也是一個世界的熔爐,懷揣棒球夢前來朝聖的年輕人來自世界各地,有的出自發達國家的名校,有的發軔於貧困地區的鄉村。

  無論是棒球基地的孩子還是在MLB追夢的少年,棒球在他們成長的路上都起到重要作用,強大的抗壓能力、面對挫折的樂觀心態、獨立生存能力、團隊合作精神、面對更廣闊世界的思維和視野,都是這項被譽為“綠茵場上的國際象棋”的運動給更多青少年受用一生的饋贈。

  一次電影放映之後,坐在觀眾席上看完3年前的自己,跟隨許慧晶出席影展的馬虎,登臺後手捧棒球帽,站得筆直說:“現在的我有了很大的改變,已經不像原來那麼匪了。”有觀眾問他為什麼保持這樣的站姿,他回答:“因為這是我們棒球隊員最起碼的禮貌。”

  孫嶺峰記錄下這一幕轉到朋友圈,“棒球人不光在棒球場上,在球場下也要為棒球贏得喝彩,這纔是一個棒球人的本質。”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