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第十屆殘運會 >> 火炬傳遞


從先天性腦癱到殘運會暨特奧會火炬手:向命運,出拳!

稿源:津雲 作者:侯沐偉 編輯: 曹叡智 2019-08-17 18:48

  津雲新聞訊:“沒事,沒事!”拳臺上的汪強偏著頭,費力地喊著,頭部還因幾秒前遭受的重擊而微微泛著紅。

汪強

  這一幕發生於2014年9月的上海第四屆中外拳擊對抗賽,看著拳擊臺上這個靈活地交疊變換步伐的小伙子,場下的觀眾很難把他與一個呱呱墜地就出現腦出血、黃疸、肺炎等癥狀,因腦損傷而患有腦癱殘疾的孩子聯系在一起——這個如今已教導過上百名學員的拳擊手汪強,直到6歲還不怎麼能說話,連站立行走也曾成為問題。

  這是汪強習練拳擊17載以來的第一場職業比賽,“我今生的夢想就是能夠打上一場真正的拳擊比賽。”彼時的汪強在賽後說道。這次略顯遲到的拳臺圓夢,與汪強患有先天性腦癱的病癥不無關系。

  搶救35天邁過鬼門關 1歲被診斷為腦癱

  時鍾撥回到1985年5月,一位天津的普通工人汪寶柱即將迎來自己兒子的出生,不料妻子遭遇早產,7個月便出生的兒子,僅有其他嬰兒體型的一半大,體重也只有1.75公斤。醫生對汪寶柱說,他的兒子因早產窒息等一系列原因,生命體征極其不穩,出現肺炎、腦出血、抽風、黃疸等不同病癥,急需轉院搶救。汪寶柱至今還記得暖箱裡兒子憋紅的小臉。

  在那個交通不發達、醫療環境較差的年代,汪寶柱帶著兒子汪強輾轉來到兒童醫院,四處借錢纔湊足了住院費。經過35天左右的搶救,汪強的命保住了,一家人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了。

  這次大病給汪強帶來的影響逐漸顯現,汪強很快1歲了,汪寶柱始終覺得孩子“有點兒問題”:喝奶喝水總吐;別的孩子能坐,能爬,甚至能站起來走幾步,可汪強連爬都爬不好;別的孩子已經能“咿咿呀呀”地說一兩個字,可汪強聽人說話時的表情總是呆呆的。帶著汪強奔波了天津的多家醫院後,汪寶柱被告知,兒子被診斷為腦癱、遲智。

  一紙診斷猶如晴天霹靂,將汪寶柱一家人推向深淵。腦癱,診斷書上的這兩個字,讓汪寶柱覺得“天都要塌了”。他的妻子也近乎絕望,幾乎每天都會抱著汪強哭。

  夫妻倆從未放棄孩子治療 “我想讓兒子上正常學校” 

  看過電影《阿甘正傳》的人,或許會對影片中男主角阿甘的母親執意讓兒子在普通學校而非特殊兒童學校就讀這一情節印象深刻。正是這一決定,讓智商遠低於常人的阿甘很早就產生了“自己和別的孩子一樣”的自信,並成功地融入了正常的社會生活中。

  汪寶柱夫婦也像阿甘的母親一樣,極力希望兒子能到一所普通學校接受教育,但對於患有先天性腦癱的汪強而言,這個目標面臨著重重障礙。汪強6歲的時候,汪寶柱夫婦商量把兒子送去托兒所,以便有更多的時間賺錢給他治病。但當他們抱著汪強去了托兒所時,卻被校方拒收,“托兒所說,汪強看起來和其他小孩不一樣,沒有老師能照顧他。”

  無奈之下,汪寶柱決定繼續把汪強留在家裡,由夫妻兩人輪流教孩子學習。經過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兩年後,8歲的汪強終於能開始走幾步,能說簡單的詞,甚至學會了一百以內的加減法。

  在這幾年中,汪寶柱夫婦沒有放棄對兒子病情的治療。那時汪寶柱每個月工資是50元,因為身強力壯,他閑暇時間去工地“扛大個兒”,還能再賺到90元左右。這些錢除了供一家三口吃穿所需外,全部投入到兒子的治療中。汪寶柱還購買了各種治療腦癱的醫學書籍,通過自學《中國按摩術》《圖解腳底按摩療法》《小兒腦癱》等書,他總結出了一套給兒子按摩的療法。

父親汪寶柱為汪強按摩

  據汪寶柱介紹,他給兒子每天按摩的時間為4個小時,包括頭部1個小時、背部1個小時和四肢軀乾2個小時,從汪強6歲到18歲,這樣的高強度按摩,汪寶柱堅持了12年。

  按摩療法令汪強的病情有所好轉,也讓夫妻倆看到了孩子接受普通教育、融入正常社會生活的希望,“有一天下班回家後,我就看到汪強特別艱難地、使勁兒地說‘M…M…媽’。”汪強的母親劉惠琴回憶說,夫妻倆當時開心得像兩個孩子。

  被“孩子王”欺負 父親開始教他拳擊

  一年後,汪寶柱夫婦不顧鄰居們擔懮的眼光,將9歲的汪強送入天津市河東區一所普通小學讀一年級。校方起初不同意,但禁不住夫妻倆軟磨硬泡,決定先“試收一天”,並表示如果汪強一個人不能在學校自理,必須把他接走。

  所幸,令汪寶柱夫婦擔心的事並沒有發生,學校同意汪強入學。據夫妻二人回憶,兒子在小學的成績頗令人欣慰:“二年級的一次考試,汪強考了全校第二名,數學100分,語文98.5分,僅比第一名低了1分。學校的象棋比賽,他也獲得了第一名。”

  然而幾年過去,在身邊同學中顯得稍高卻又有些“呆頭呆腦”的汪強,開始受到學校裡“孩子王”欺負。汪寶柱夫婦和汪強都沒想到,這一風波成了汪強一生的轉折點。

  “汪強有一天回家,我發現他身上髒兮兮的,一問纔知道,原來是學校的‘孩子王’故意欺負他。”汪寶柱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可能永遠守護在兒子身邊,做他的保護傘,“有一個好身體,至少能不被人欺負。”於是,曾經擔任過武警某部拳擊教練,單拳攻擊力曾達到175公斤的汪寶柱,開始教兒子一些拳擊技術。

  一開始,汪強的拳擊學得並不順利,首先要克服腦癱給身體帶來的影響。12歲的汪強雖然看上去體格正常,但四肢活動很不協調,別人出拳可以“想打哪兒打哪兒”,汪強往往只能“想打哪兒”,卻不一定打得到。別人半個月就能學會的基礎技法,汪強學了半年。汪寶柱只好不厭其煩地架著兒子的胳膊,幫助他“瞄准”,拉著他的腿,幫助他學步伐。

汪寶柱陪汪強練拳

  半年後,汪強又一次被“孩子王”堵在廁所欺負。汪強護住臉,對他大喊,“再欺負我,我就還擊了。”但換來的只是對方又踢了自己兩腳。一氣之下,汪強終於揮出一拳,片刻之後,“孩子王”倒在地上求饒了。

  曾經屢遭拒絕參賽 如今學員已超百人

  學習拳擊略有所成後,調皮的孩子再沒欺負過汪強,他此後順利地完成了初中和職業高中的學習。另一方面,汪強和拳擊結下了緣。

  如今汪家的陽臺擺著多座拳擊比賽的獎杯和獎狀,但在最初,汪強的拳擊手之路並不順暢。練拳防身與成為拳擊手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距離,這需要汪強用大量的汗水和時間來填補,而對於一名腦癱拳擊手來說,參加正式的職業拳擊比賽似乎也只是個遙遠的夢。

汪強在訓練中

  但汪強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2006年,汪強獲得了首個拳擊“教練員證”。2008年,汪強初次踏上職業之路。一開始,許多賽事的主辦方在了解到汪強是腦癱患者後,都不願接受他參賽,對手也很少對他正眼相看,甚至還出現過簽下“生死狀”也無人願意與汪強交手的情況。

  在不斷嘗試和努力之下,汪強終於成功參加了首場業餘拳手的商業比賽,並獲得71公斤級冠軍。2014年,汪強來到上海第四屆中外拳擊對抗賽的拳擊臺上,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場職業比賽,這便是本文開頭的那一幕。雖然這場比賽中,汪強以微弱的點數劣勢惜敗,但賽後的他卻顯得非常興奮。

  三個月後,汪強在河北保定舉行的“鼎裕輝杯”全國拳擊俱樂部拳擊爭霸賽中一舉奪冠。截至今日,汪強的職業生涯共參加過4場職業比賽,4場比賽的成績為2勝1平1負。

汪強參加職業拳擊比賽

  幾年前,汪強一家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開了一家拳擊俱樂部,這讓他在參加職業比賽之外有了一筆可觀的收入。據汪強的母親劉惠琴向記者介紹,汪強拳擊俱樂部至今已經招收過超過百名學員,“現在我兒子還堅持著在俱樂部裡教學員拳擊,他現在也算是小有名氣,很多學員都說跟汪強教練學拳擊感到踏實、放心。這裡還有許多學員來自廣東、雲南、四川等離天津較遠的省份,都是聽聞我兒子的故事後慕名前來的。”

  身患尿毒癥的“陪練”父親:再讓我選擇,還會這樣做

  汪強在拳擊上取得的成就離不開他的父親汪寶柱的培養,汪強漫長的學拳之路上,父親始終充當著陪練、沙袋的角色,戴著護具和汪強對打,一次又一次糾正汪強的動作。多年訓練下來,汪寶柱的眼睛常常被兒子打得金星亂冒,日子久了,留下了飛蚊癥,如今已經看不到東西了。

  但汪寶柱對此並不後悔,反而覺得很欣慰:“這些年我教汪強拳擊,也是他的陪練,臉上、身上被打出血是常事。歲數大了,以前陪練受了不少傷,現在病都‘找’來了。” 汪寶柱坦言,“但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還會這樣做。”

  近日,記者從汪強的母親劉惠琴處獲悉,汪寶柱最近因治療尿毒癥,經常要到醫院去做透析治療。“今年1月份的一天,他(汪寶柱)在外面有點凍著了,回來後不久就去了醫院檢查。一開始我們以為是肺部不適,但做了進一步的全身檢查後,醫生說肌酐有些高,腎可能出了問題,並最終確診為尿毒癥。”劉慧琴懮慮地說道,“現在他每個星期要去北辰區的一家醫院做3次透析,家裡人包括汪強都會去照顧他。”

  成為殘運會暨特奧會火炬手 激動,無比自豪

  今年8月25日,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將在天津開幕,在正式開幕前,火炬傳遞活動將在天津各區舉行。記者從汪強處得知,他被選為8月19日北辰區火炬傳遞活動的第4棒火炬手。

  對此,汪強表示很激動,也很自豪:“對這些殘運健兒和特奧運動員,我想說,生活是具有挑戰性的,也是美好的,不管遇到怎樣的挫折,只要追求夢想,只要有努力的方向,就會快樂!”

  劉慧琴向記者介紹,兒子作為火炬手參與火炬傳遞的當日,家裡的親人們會和汪強拳擊俱樂部中的部分學員組成一支拉拉隊,到現場觀看,“汪強參與了幾次火炬傳遞的排練工作,言談中很激動,也很重視這份使命,我們的家人和他的許多學員也都想見證他光榮的一刻。”

  汪強曾多次表示,鄒市明是自己的偶像,鄒市明也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很尊敬汪強,毫無疑問地,他是個強者。我感動於他的堅強,也感動於他和命運抗爭的精神。”

汪強和鄒市明的合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拳擊是一項違逆常規本能的運動,你要出左拳,就要向右移動;你要向前,就必須後退一步然後衝上去。汪強的人生或許正像他所鍾愛的拳擊運動一樣,面對從人生起跑線上就伴隨自己的先天困境,他沒有本能地去躲避,而是迎著壓力衝上前,向著命運抗爭,揮出堅定的一拳。(津雲新聞記者 侯沐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