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之惑:理解與尊重vs警惕與懮慮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作者: 編輯:袁曉辰 2018-11-07 14:23:10

  11月3日,iG戰隊代表LPL首奪英雄聯盟世界賽冠軍,游戲圈炸了;再往前,中國選手在亞運會電競表演賽上披金戴銀,玩家們熱血沸騰。中國電競的每一個重量級勝利都會引發年輕人的狂歡。

  當他們齊刷刷歡呼青春與夢想的時候,在更廣泛的人群中,是贏得了理解和尊重,還是加重了警惕和懮慮?

  今年夏天,新華社記者采訪了前世界冠軍、現職業選手、行業從業者、愛打游戲的少年和焦慮的家長,以及體育界和社會學專家,不站不黑,在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基礎上嘗試去解析這個時代課題。

  【爭鳴】

  我們采訪的三位專家(知名體育學者易劍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李丁、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洪建平)圍繞電競和體育、電競和電子游戲、電子游戲風靡的社會文化背景、代際矛盾、宅文化、企業責任、行業管理等問題分享了看法,其中不乏尖銳和深刻的觀點。視頻容量有限,我們把他們的核心觀點整理如下。

  一、電競是不是體育?

  易劍東(以下簡稱易):把它放在體育裡面,我是不認同的。電競跟體育最大的兩個差別,首先,電競只是簡單的人的手腦協調,它不是對人的身體、技術、技巧、能力、體能的一種檢驗和准備,一種較量。第二,它的評判依據不是人的技術、能力、體能在這個過程中表現的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體育一定要強化體能,展現人的身體素質、技巧和能量,並且把這個作為衡量的主要依據。而長期從事電競運動的人,手指會容易僵,肩頸會得病,甚至也會引起內髒、心血管很多毛病,這方面國外內都有很多研究成果可以證明。所以我認為如果電競也是體育,那體育基本就沒邊界了。

  二、怎麼看待電競爭取進入奧運會的努力?

  易:奧運會是青年人的聚會,但是它一定是倡導積極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全人類目前青少年運動不足,這是通病,如果國際奧委會不去糾偏,反而為了一部分青少年而去迎合它,那就是與它本身的價值觀背道而馳的。如果國際奧委會過早地接納電競進入奧運會,我認為恰恰會是它自己的末日。

  三、中國社會在面對電競文化時存在什麼問題?

  易:其實任何一項運動,包括電子競技,游戲體育,包括我們傳統的體育都面臨著一個社會的文化因素,這裡面實際上是要制衡,現在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不平衡。政府、商業、媒體、學者,在經濟、社會、文化各個層面都應該有不同的聲音,大家來真正認識和看清它背後的因素。中國現在沒有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或者說比較平衡的電子競技或電子游戲發展的一個社會環境,在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需要聽到更多對電子競技的弊端、不足、缺陷的一些反思。但我們的目的不是消滅它,而是希望它有序地健康地發展。它確實可以說是一種歷史發展的潮流,在很多方面有積極價值和意義。但是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東西,而在於我們在什麼階段形成對它的有效的、合理的利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並不是一個電競的反對者,而是希望理性地思考。我說要批判,在學術上批判這個詞也是一個中性詞。

  四、關於電競的利弊

  易:有利的一方面,舉例說,可以通過游戲化的方式讓員工和領導關系更好,甚至可以通過海量的游戲模式讓更多的人給企業出創意。甚至在軍事、科技、醫藥等等很多方面都可以通過游戲化方式產生許多積極性的意見和建議。美國人已經在最近五到十年有大量游戲化思維、游戲化模式應用到社會幾乎所有領域當中,這種方式能夠激勵人、團結人、培養人,甚至為企業贏得更多創新、創意。

  我覺得我們社會現在對電子競技的認識確實是存在兩種很極端的情況,一種是認為它是洪水猛獸,它讓孩子沈迷其中,耽誤學習,脫離現實社會,損傷身體,還有一種認為它是一個產業,這麼多人都願意看,願意參加比賽,它可以掙錢。而沒有想到它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界面,這種不可逆轉的界面背後的游戲化思維是我們社會實際上不可忽視的一個機會,能促進我們社會更好地轉型,促進我們各個行業產生新的發展模式。

  五、您反對中國目前推動電競發展的理由是什麼?

  易:第一個最大的問題,中國社會青少年的體育狀況並不理想,包括體質健康狀況、體育活動的開展狀況,以及疾病的狀況,已經到了威脅國防安全的地步。我們一直在努力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這個時候我們大力去扶持電競,就完全抵消了我們好不容易積攢的一點點推廣體育運動的成果。這是我目前感到最悲哀也是最懮心的事情。

  第二個問題,美國、日本、韓國雖然也在推電競,甚至很鼓勵,但他們跟我們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他們的體育傳統和體育條件足夠好,中國太多的孩子沒有接受過體育運動的熏陶,用最通俗的話說都沒有嘗過體育運動鍛煉和成就的快感,就立馬被電競給俘虜了。

  六、如果電競想要成為主流文化,它自身要做一些什麼樣的完善和發展?

  易:中國的電競文化現在最缺位的有三個東西,第一是通過電競去完善社會生活的其它領域,而不是就電競談電競;第二,中國的電競本身應該跟人的健康結合起來;第三就是一定要允許它的對立面出現,資本要有足夠的寬容度,應該允許其它聲音出現。

  七、政府層面在電競的管控和治理方面應做些什麼?

  易:從國家層面,我覺得第一應該鼓勵對電子競技的科學研究和輿論宣傳,尤其是對它的缺陷、弊端、不足的宣傳,應該設立相關的研究機構和課題資助,除了政府層面,有遠見的企業也應該做這個事情;第二,我覺得目前應該對電子競技產業征收更高的稅;第三,應該適當限制它的范圍,比如說不應該允許學校都去設戰隊;第四,現在很多地方還在搞電競小鎮,這種行為應該有所規制,而不是放任自流。

  易劍東老師的更多看法參看他9月19日發表在“體育商學”微信公眾號上的《中國電子競技十大問題辨識》

  據統計,去年關注英雄聯盟總決賽的人數在全球達到了4-5億。目前中國關注電競、玩電子游戲的人群結構是怎樣的?

  李丁(以下簡稱李):可以簡單概括幾個特征。第一是,年輕人多,90後、00後多。如果用一個具體的數字,應該是18歲-35歲之間的佔多,而且90%以上都是男性。但是,隨著像王者榮耀這樣的游戲,相對比較簡化的,尤其是移動游戲的流行,可以看到女生們關注電競、打游戲的越來越多了。這是一個趨勢。另一個特點是,二三線城市佔比比較高。數據顯示,大概60%的電競關注者和游戲關注者來自二三線城市,一線城市和農村加起來大概佔40%左右。

  二、為什麼流行?人群結構特點背後有什麼樣的社會基礎?

  李:總體上,社會學認為,游戲,尤其是群體性的游戲,是少年兒童學習社會規范,學習怎麼跟人打交道,學習情感表達,學習情感控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從這個意義上講,游戲是人的天性。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社會因素。可以分為下面幾種:

  第一,電子游戲它帶著很重要的科技元素。

  第二,它的流行和社會環境有關系。我們的小孩回到社區裡就沒有地方玩。在家長看來,除了學校,家裡面是安全的,外邊是一個不信任的世界,市區裡面也沒有足夠的公共空間。當我們的家長無法提供高質量的陪伴和引導的時候,小孩子很容易就被電子游戲所吸引了。

  中國社會正在迅速城市化、城鎮化,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型。未來建構一種什麼樣的市民生活,其實我們的老百姓、研究者,甚至政府,都還沒有想好。中國傳統上就有宅文化,如果未來公共生活空間不改善,那麼我們的宅文化是會發展的。

  第三,和游戲的設計者有很大關系。你玩的游戲可能是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或者是科學團隊,最雄厚的資本支持下,經過團隊協作做出來的。他們對於玩家心理的把握可能確實是很深入的。

  第四,電競的流行離不開文娛大發展的大背景。

  三、如何看待中國家長對電競和電子游戲普遍的反感,圍繞這個話題呈現出來的顯著的代際矛盾?

  李:中國家庭的懮患意識非常強。中國的孩子從小就被卷入了一場大人的游戲,一種保持自己的社會地位或者進行社會階梯爬昇的一種成年人的游戲。他們那種不帶目的性的,真正發展自己的朋友關系,發掘自己興趣愛好、內心世界的游戲,反而比較少,多數孩子過的是理性節制的接近於成年人的生活。應該看到游戲對於人的發展的重要性,作為家長來說,我覺得應該保持一種開放和學習的態度。道格拉斯-亞當斯說,人們通常會認為自己15歲到35歲間遇到的發明是潮流,而太晚和太早遇到的要麼是過於老氣,要麼就是世界敗壞的象征。

  現在的年輕人生來就是互聯網原住民。我們應該從他們的成長環境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生活,再來看待游戲對他們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而不應該站在一個成年人自上而下的、俯視的、訓斥的角度去理解。

  代際矛盾在社會劇烈變革的時候更加明顯。這確實給80後、90後的父母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對50後、60後甚至40後的爺爺奶奶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但是不能說,這個世界在進步,你的兒子孫子在進步,然後我們躺在自己舒服的位置不做任何改變,而單純去指責這個年輕人。因為他以後要面對的生活,你可能不需要面對。

  現在我們確實發現每個家庭都很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現在我們更多想到的是個人化的、家庭化的解決方式。但我們的生活模式已經和傳統完全不一樣了,未來需要非常積極地去建構一種新的市民生活、新的公共性,來降低我們培養後代的成本。

  四、從個人到企業,再到社會和政府層面,未來如何更多地讓電子競技、電子游戲發揮積極的價值?

  李:首先,我們社會科學家應該告訴大家,這些游戲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包括政策的、資本的推動;也告訴玩家,這個游戲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它怎麼就討好了你的最底層的欲望;你如果不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這個社會當中的位置,自己在游戲當中的角色,那你可能真的迷失掉,成為資本賺錢的一個工具。但是前提條件是,游戲還是要去污名化。

  其次,在企業層面,我們需要強調一種更高尚的產品哲學。中國的互聯網產業發展非常快,但是比較一下中國的互聯網產品和西方的互聯網產品你就會看到,在品質上、在法律和道德的規范性上,我們還有所不足。未來能不能改變,往什麼樣的方向改變,需要政府、家庭、社會、學者、媒體一起來關注,把我們的互聯網產品往一種健康的方向上去引導。

  電競進大學進課堂我覺得是應該做的。如果中國有幾億人都在玩游戲,而我們對此沒有任何研究,國家對它沒有了解,它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呢?我們要在一個更大的體系內來研究電競到底是怎麼發展的。如果更細一點,一個游戲應該怎麼樣來設計,甚至要探討裡面的道德和倫理問題。中國需要有人去把這樣一個產業研究透。

  第三,作為監管部門,或者說作為公共利益的維護者,政府應該對於這樣新的發展趨勢、歷史的潮流有很好的洞察力,並且擺正自己在其中的位置。考慮這樣一個系統的發展,以及這樣一個系統發展對於整個系統的影響,並且積極介入。而代表誰的利益,用什麼樣的方式去介入,需要有一個更合適的機制去討論。

  一、電子競技是否屬於體育范疇?

  洪建平(以下簡稱洪):關於電子競技和體育的關系一直存在爭議,但是這裡面還有一個隱含的、大家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是什麼是體育的問題。哪怕是在體育學術界內部,關於體育和競技的關系都有很長時間的爭論。我覺得這個爭論的核心是兩個關鍵詞的概念,可能它就不是一個非常確定的概念,本身就在討論和演化過程中。

  傳統的競技跟電子競技也是有一些很重要的區別,電子競技可能更容易沈迷,因為它可能對於周圍環境的要求跟傳統競技是不太一樣的,它比較容易進行,包括傳統的競技和電子競技對身體的傷害可能也不一樣。

  二、電子競技跟電子游戲這兩個概念之間有什麼區別?

  洪:關於電子競技和電子游戲的關系我想有兩個角度,第一,其實電子競技的載體還是電子游戲,關鍵的一個區別就是,同樣是對戰游戲,普通人玩電子游戲我們可能不會管它叫電子競技,高水平的精英玩家玩的纔是。他們玩的時候纔會有觀賞性,纔會有經濟影響力、社會影響力,所以我認為區分可能是玩家的水平層次。第二,是不是說所有的電子游戲項目都會適合進入到電子競技層面?就看我們現在的那些遴選會發現,比如RPG游戲肯定不會進入裡面,所以電子競技它會選擇一部分有對抗性的游戲。

  三、在電子競技的發展中,政府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在未來的管理中,政府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洪:我的研究裡面發現,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電子游戲開始進入中國到九十年代之前,這段時間政府其實對電子游戲態度非常寬容,它覺得這個東西是一種代表了西方的先進的現代化的生產娛樂方式,然後對於青少年來說是學習電腦技術的一個非常好的載體。但是從八十年代末往後,社會風氣發生變化了,我們就發現像一些主流媒體開始關注到電子游戲對於青少年的一些負面影響。從1989年到2008年總體來說,社會對於電子游戲的態度比較嚴厲,認為它對青少年成長不利,對社會風氣也不利。但是在2008年之後,我們就發現政府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發現電子游戲像電影、電視產業一樣,可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提振經濟的文化產業。

  我覺得總結起來政府應該對它有一個更全面的客觀的認識,這個東西它既沒有那麼壞,但是它可能也沒有那麼理想。我們既要能夠吸取它對社會有益的一面,也要能夠去掉它對社會有害的一面,不應該一刀切。

  四、怎麼看待年輕人沈迷電子游戲,變成“死宅”的現象?

  洪:我認為這跟整個社會環境有關系,包括整體經濟狀況。有的時候可能電子游戲它是其他原因的一個結果,但是有時候我們會把它當作原因,這是我們看電子游戲社會影響的時候可能需要警惕的一點,可能有更宏觀的社會因素造成這個現象。比如說這個社會有沒有給他們提供這種自我實現的空間和環境,那麼我們中國現在也存在這種情況,就是社會環境對年輕人來說並不是很友好。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陳江老師就認為,電子游戲是人類史上到目前為止能夠最廉價地、量產地、持續地生產逼真的快樂的一種娛樂方式。從這個意義上我覺得電子游戲的社會角色就更復雜。

  五、電子競技未來應如何發展,如何產生正面價值?

  洪:電子競技要為自己構建一個具有合法性的未來,一定要走的一條道路,就是不能讓大家對電子競技的看法永遠停留在沈迷,讓人上癮,“電子海洛因”這個形象上。如果要改變這種社會形象,就一定要做一些正能量的,對這個社會有建設性的事。

  其實電子游戲也是一種社會交往形式,通過玩游戲人們能夠互相聯絡感情。大家都玩,大家就會有很多的話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也是形成社會共同體的一個很重要的載體。它跟傳統的社交方式,比如說我跟學生打乒乓球、打網球相比,最重要的好處就是它依賴的條件更簡單。

  六、由於電競和廠商的關系,其背後最根本的動力就是利潤的動力,將來電競會不會產生一個像國際奧委會的機構?由它來推動比較有社會責任感的一些操作?

  洪:現在確實廠商主導,這對它有很多不利影響,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信息公開的問題。比如說游戲的設計者是最清楚裡面的一些訣竅,介於BUG和開發商知道的內部代碼之間的這種灰色地帶,這種信息可能會影響游戲的公平程度。我覺得游戲廠商主導很難解決這個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的話,它就很難做到像我們認為傳統體育相對來說的那種公平。

  今年有新聞是國際奧委會請這些廠商和組織一起來探討,也許未來他們能探討出一個更公平的環境。我是覺得第三方的機構對項目的推廣很重要。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