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仁川亞運開賽多日,中國隊毫無懸念地排在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然而,相比於爭金奪銀的快感,中國傳統優勢項目集體低迷讓人擔憂。體操男隊直到昨晚(24日)才“開和”,舉重更是在第五個比賽日,中國女隊才實現金牌“零的突破”。此外,在林丹和“風雲組合”的雙重保險下,中國男羽仍然無緣團體金牌。
人們不禁要問,中國“夢之隊”怎麼了?
青年軍比拼全面落後於日本
體操全能全線潰敗
青年軍比拼全面落後於日本
亞運會體操比賽進的前三天,亞洲乃至世界霸主的中國男隊一金未得,尤其是23日的全能賽輸給日韓,質疑之聲甚囂塵上。直到昨晚,奧運冠軍鄒凱才終於爲中國男隊拿到了第一金。
本次亞運會,中國體操男隊的紀錄不斷被終止。在最受關注的團體項目和個人全能項目上,表現皆不如人意。團體賽,中國隊僅以350.300分獲得銅牌,要遠遠落後於日本隊的353.775分,十連冠的紀錄被終止。個人全能項目上,代表中國出戰的兩位選手,黃玉國和楊勝超僅獲得第4和第5名,日本選手則包攬金銀牌,中國壟斷了該項目長達36年的紀錄也遺憾地被終結。
爲了備戰南寧體操世錦賽,中國和日本都是以二隊陣容來征戰亞運。相比於日本隊在亞運的奪金狂潮,曾經的亞洲“巨無霸”中國體操男隊則顯得非常尷尬。如今中國隊的這批新人,在對抗方面明顯不如日本,更新換代也落後於對手,這是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關於中日體操後備人才的差距,體操隊領隊葉振南表示,由於兩國人才培養機制不同,中國目前需要教育機制的改變,“體操進校園是中國體操隊一直在推動的項目,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孩子從事體操,讓國家隊的選材更加從容。”
第五天終奪金,舉重女隊總教練感慨——
“對手進步爲何會這麼大?”
跟體操一樣,中國舉重也是傳統優勢項目。亞運舉重比賽已經進行到了第5天,中國女隊在昨晚才實現“零的突破”,中國名將向豔梅奪得女子舉重69公斤級A組冠軍。
在亞洲賽場,中國舉重隊長期處於霸主地位。截至上屆廣州亞運會,中國舉重隊共獲得73塊亞運金牌,其中男子舉重32枚,女子41枚。然而,本屆亞運開賽後,三個級別全部失利,將中國女子舉重隊推向了風口浪尖,男隊的情況亦然。直到24日,才由名將呂小軍打破尷尬的紀錄。
中國女子舉重隊總教練王國新感慨道:“直到現在我也沒想明白,對手的進步爲何會這麼大!是不是我們的訓練方式出了問題,還是哪個環節存在誤區?”
其實,舉重在亞運接連失利有跡可循。首當其衝的是,備受詬病的舉重選拔制度,如女子48公斤級的名將田源,她賽前一個多月就有傷在身,但一直不允許被人頂替。帶傷出場的田源在亞運比賽中6次試舉,居然5次失敗,其中挺舉沒有成績!王國新承認,“我們的選拔制度確實存在問題,今後會考慮讓最健康、最優秀的選手參賽。”
另外,現在舉重隊選材面變狹窄。中國男子舉重隊副總教練于傑坦言,以前農村的孩子指望用最苦、最枯燥的項目給自己創造未來,但隨着中國經濟水平逐步提高,想改變命運的方式有多種渠道、多個選擇,家長根本不願讓孩子吃這個苦。
男羽未能實現團體三連冠
“風雲組合”矛頭直指小將
在舉重和體操不給力時,一向穩定的中國男羽也遭遇了“滑鐵盧”。他們在決賽輸給了東道主韓國隊,未能實現三連冠。中國隊的失利首先是冒險的戰術,其次是年輕人無法擔當重任。
國際羽聯規定,出任團體賽一單的世界排名必須比二單高,二單要比三單高。目前諶龍世界排名第二,林丹排第十五,爲了給林丹騰出二單的位置,世界排名比林丹高的王睜茗、杜鵬宇被排斥在外。這種戰術有一定的冒險性,因爲三單變成了排名離林丹最近的小將高歡。
果不其然,在最爲關鍵的第五場,小將高歡完敗給李炫一。賽後,高歡遭受到了廣泛質疑,而總教練李永波被指“任人唯親”。其實,高歡只是個替罪羊,中國男羽年輕力量不能挑大樑纔是大問題。
男羽輸掉決賽後,總教練李永波沒有從自身找原因,並一味指責場內的風力問題。而對於年輕球員未能成功接班的問題,李永波很樂觀:“我不着急,我着急有什麼用啊!不用着急,該出現的時候總是會出現的。”
久經沙場的“風雲組合”沒有如此淡定。蔡贇直言,對於年輕球員應該提一些建議,他們在團體賽中的精神面貌並不好,有人覺得團體賽無所謂,反正後面還有單項的比賽,“但是我認爲團體賽是必須要拿下的,因爲它說明一個球隊的實力,應該把集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蔡贇還稱:“位置不是別人讓給你的,是自己爭取的。”說到激動處,蔡贇直言,除了林丹外,中國男單的打法落後!
傅海峯也表示,“我們年輕的時候也是一點點衝擊老隊員,最終纔有了今天的地位,我們的年輕球員還是缺少這樣的精神。”
兩大老將同時炮轟並不多見,這也足以證明現在男羽後備力量的薄弱。被譽爲林丹接班人的諶龍不時掉鏈子,其他小將遠沒成熟。儘管老將林丹和“風雲組合”一如既往強勢,但他們淡出後中國男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