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上午,第六屆東亞運動會在天津奧體中心舉行了田徑女子10000米決賽。“田徑、龍舟賽、自行車等比賽項目對天氣條件要求都很高,所以氣象臺也為此進行了24小時的逐1小時氣象預報。”天津市氣象臺副臺長吳振玲說,“臨近時,我們還會對逐1小時預報進行訂正預報,讓天氣預報更精細化。”
移動氣象車
對場館進行定點監測
臨近比賽時訂正預報
奧體中心門外,移動氣象車正在對這裡進行定點氣象監測。“氣溫、氣壓、濕度、風向、風速、降雨量,都能測出來。我們前晚對昨天的天氣進行了24小時的逐1小時預報,到了臨近,還要進行訂正預報,氣象數據會更精准。”吳振玲說。以昨天11時為例,之前預報氣溫為17℃,風速3-3.5米/秒(3至4級風),昨天上午10時左右,預報被訂正為氣溫19℃,風速2.5米/秒(2級風)。吳振玲表示,針對田徑等賽事,氣象部門會提前預報,一旦天氣有變,將發布預警,盡快告知東亞運動會方面。
260處自動監測點
每10分鍾傳一次數據
為氣象預報提供參考
東亞運動會期間,氣象部門針對24個場館的比賽要求,將提供精細化天氣預報。“這些精細化預報要靠全市260多個自動監測站點,每10分鍾就傳輸一次溫度、濕度、風力、氣壓等氣象數據。”
氣象部門表示,此次東亞運動會與2008年奧運會時相比,本市氣象自動監測站點增密了30多個,每個站點輻射范圍在5至8公裡,離比賽場館最近的監測站點數據可作為氣象預報的參考依據。
此外,氣象部門還將每天發布北京到天津的道路沿線交通預報。“一旦出現大霧,封閉高速,參賽人員根據天氣預報,就會改乘高鐵,避免堵車等情況發生。”
如遇到突發天氣
將調整賽事安排
第六屆東亞運動會田徑項目副主任、賽事主管助理張津生表示:“氣象部門每天為組委會提供氣象信息,組委會將氣象信息在賽場和訓練場大屏幕上播出,並將氣象信息向各個代表隊進行分發。當遇到雷電、大到暴雨等突發的災害性天氣,我們會及時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信息,按照我們的應急預案,調整賽事安排,確保運動員安全。風速、風向、濕度等數據我們也會給運動員參考,讓運動員結合天氣更好地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