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全國籃球俱樂部青年聯賽海南開賽多支球隊帶一隊隊員參賽
特派記者張健強本報海南瓊海4月20日電
全國籃球俱樂部青年聯賽今天在海南瓊海開賽,這次比賽被稱爲近年來水平最高的青年聯賽,因爲幾乎大部分的球隊都報名了大量的CBA球員。今年籃協重新更改了俱樂部青年聯賽的規則,限定只能是“1990年~1994年”出生的球員纔可以參加,這導致很多青年隊只能把一隊的球員帶回來打青年聯賽。
近年水平最高的青年聯賽
李原宇、任駿威、任駿飛、孫桐林、顧全、張大宇……這些名字出現在青年聯賽的名單上,令人有時光倒流的感覺。這些球員大部分是2009年青年聯賽的主力,如今大部分都已在CBA成名,但他們又回到青年比賽的賽場上,確實令人詫異。
廣東宏遠還給1992年出生的王徵報了名。東莞新世紀乾脆把整支一隊都帶了過來。佛山帶來了一隊的楊文博,浙江稠州銀行帶來了張大宇和鞠鵬。
瓊海體校沒有座位的籃球場裏擠滿了人,這樣的陣容自然能吸引很多人前來,況且都是免費的。之前在CBA總決賽一戰成名的李原宇,被當地體校的女籃小姑娘認了出來,站在場館外就被圍着索要簽名。
“按照適齡的話,這一屆應該是1992年以後的球員參賽。”廣東宏遠助理教練曲紹斌說,“放寬到1990年後,那就很多人可以打了。”
“這絕對是近年水平最高的青年聯賽了,那麼多一隊的球員。”廣東省籃排中心主任張鎮民說,“以前搞過22歲以下的CBA比賽,叫做小甲A,這已經有點像了。”
這次只是預賽,6月份在東莞舉行的8強決賽,按照現在的陣容,簡直就是CBA球隊的22歲以下球員打一次全國錦標賽。
爲什麼籃協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成熟球員回爐再“鍛鍊”
籃管中心競賽部副主任郝國華爲記者解開這個疑惑。“最早的出發點是希望一些在CBA打不上球的年輕球員,有機會多打比賽。”郝國華說,“聯賽都是老隊員和外援基本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所以我們放寬年齡限制,希望能夠給他們多一些打比賽的機會。”
“每年有兩個青年比賽,一個是俱樂部青年聯賽,一個是全國青年聯賽。”郝國華說,“我們的考慮是俱樂部青年聯賽爲聯賽服務,鍛鍊那些打不上比賽的球員。全國青年聯賽爲全運會服務,允許1995年後出生的球員參加。”
這樣的機會,對很多球員來說確實難得。比如史鴻飛上賽季進入廣東宏遠一隊後,整個賽季都在坐板凳,這次到了瓊海也算找了一些比賽的感覺。回到這個他曾呼風喚雨的球場,他會發現自己還不如去年打得自如,坐了一個賽季的板凳,他要重新學習比賽。
有趣的是,像孫桐林、顧全這些在聯賽中已打得很成熟的球員,完全不需要回到青年隊鍛鍊,卻也不得不回來比賽,因爲大部分的俱樂部青年隊裏,1992年~1994年之間出生的球員已斷檔。
這是因爲全運會增設了U18組別的比賽,也就是1995年後的球員參加。很多俱樂部都因此而強行換血,這個年齡段的球員如果沒有進入一隊,多數已經離隊,青年隊把所有的力量都爲全運會服務了。這導致很多球隊根本湊不齊規則中規定的1990年~1994年出生的球員,不得不把一線隊已經很成熟的球員,帶到青年聯賽來再“鍛鍊”一次。
新規程
“保護”夾心年齡段球員
目前俱樂部青年聯賽分兩組,在海南瓊海這裏的8支球隊,廣東、新世紀、佛山、浙江稠州銀行、吉林、北京、香港、福建都基本湊夠了參加比賽的球員。這還是籃協後來協商後,寬限了3個“1995年”出生球員的名額之後的結果。
在另外一個賽區的8支球隊只有2支球隊湊夠了人,其餘的都因1990年~1994年球員缺失而全部報上了1995年後的球員。
按規定,不符合參賽資格的球隊最後不計名次。原本兩個賽區各出線4支球隊,現在另一個賽區那兩支符合標準的球隊就算全負,也已得到了出線名額。籃協還得爲湊夠決賽隊伍想辦法。
“規程是嚴肅的,如果很多球隊確實不符合資格,就算全贏了也不能參加決賽階段的比賽。”郝國華說,“如果那邊賽區出線球隊不足,那就考慮讓瓊海賽區符合資格的球隊遞補上去。”
籃協的這個新規程未來可能確實可以“保護”夾心年齡段的球員。“有些人在青年隊待的時間長一些,上了一隊過兩年就能打出來。強行分流淘汰,實在是浪費人才。”郝國華說,“所以這個規則需要延續。但我們今年的失誤是規程下達得太晚,有些隊已把這個年齡段的球員分流掉了,導致現在出現很多隊連符合比賽規則的球員都湊不齊。”
廣東隊總經理劉宏疆開玩笑說,要不到了決賽把1992年的董瀚麟也報上。毫無疑問的是,到6月份東莞的決賽階段,比賽的水平絕對是名副其實的“小CB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