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時間正式邁入11月。往年這個時候,火熱的籃球季節已經揭開帷幕,剛看完幾場精心安排的NBA揭幕戰,整個賽季的無限懸念正在鋪陳開來。正是記者有的寫,球迷有的看,大家有的炒,籃球有的忙的時節。但現在,中國籃球迷們仍然陷在長久無球可看的煎熬之中,正咬着牙,一邊打聽着太平洋那邊的談判消息,一邊望眼欲穿地等待11月19日號稱史上最具觀賞性的CBA新賽季的開幕。自姚王對抗之後,十年以來,CBA聯賽從未這樣讓人期待過,既是因爲今年CBA真好看,也是因爲今年NBA沒的看。
根據NBA勞資談判的進程,雙方已經就多項重新構築薪資體系的條款達成了一致,最後的分歧就在收入分成比例的2%上,老闆們堅守五五分賬,球員工會要求52%。
但說句實話,甭管勞資談判打成什麼樣,打出多新鮮的招式,絕大多數球迷對這筆買賣的談判進程已經壓根不關心了。勞資談判的一再破裂和拖延,既展現了NBA職業聯賽的逐利本性,也揭穿了NBA一貫標榜的“球迷是上帝,爲球迷打球”的謊言。這樣的現實,讓NBA苦心經營的公衆形象瀕臨坍塌。同時,2011年也是NBA在中國的發展大踏步後退的一年,姚明的正式退役已經讓NBA的中國推廣計劃遭遇嚴重打擊,接踵而至的停擺則讓不少球迷既失去對NBA的好感,也失去對NBA的關注習慣。
兩年前曾經做過的一個民意調查顯示,在中國NBA球迷羣體中,只有15%是“緊密球迷”——也就是非常專業化和高端的球迷,對各個球隊和球星如數家珍,矢志不渝地支持自己喜愛的球隊,不斷收看比賽和瀏覽NBA新聞。這部分球迷也是不會流失的羣體。35%的球迷屬於“非緊密球迷”,也就是說,每逢全明星、總決賽等高度受關注的比賽或是休息日,這部分球迷纔會關注NBA比賽。最後還有佔50%的球迷,都是“姚明球迷”。在過去兩年間,姚明基本不再打球之後,這50%的球迷已經基本流失了;中間那35%的球迷也流失一半左右。站在這個角度上,完全可以預計,當新賽季NBA開賽之後,收視率和關注度只可能比過去兩年更低,而不可能更高。
11月,CBA開賽了,有球看了,你還繼續關注和等待NBA麼?這真的是個問題了。
我來糾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