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國女排與阿爾及利亞隊的比賽,主教練俞覺敏對隊員的表現和比賽結果非常滿意。可是,記者們卻像是不過癮,賽後不依不饒地追問。隊長魏秋月承認比賽中出現了一些不應有的失誤,不過,有記者還是直截了當地提出爲什麼全場比賽中攔網得分太少。
技術統計數據表明,中國隊總共取得的75分當中,攔網有6分,僅佔8%,還沒有發球直接得分多。面對進攻火力並不強勁、線路變化也不多的對手,這個數字的確偏低。魏秋月說,攔網是中國隊網上體現身高優勢的環節,得分少與不瞭解對手的打法和習慣有關,希望後面的比賽攔網能有改觀。
俞覺敏也贊同魏秋月的看法。雙方從來沒有過交鋒,彼此都不熟悉,而攔網成功與否主要靠判斷的準確性有多大。中國隊在比賽中已經發現了問題,隊員們也在相互提醒“慢跳”,可兩名副攻馬蘊雯和楊珺菁的攔網得分都只有2分,第三局替換馬蘊雯出場的徐雲麗攔網效果也不夠好。好在中國隊的扣球得分以42∶24牢牢壓住阿爾及利亞隊,確保比賽過程和結果都沒有發生意外。
當晚日本隊與意大利隊的交鋒,儘管雙方攔網得分爲9∶6,意大利隊佔優,但真正的區別不在得分,而在效果。日本隊的攔網只能激起對方更加發力猛扣的慾望,而意大利隊的高攔網則把日本隊攻手的扣球信心徹底破壞,不敢下手,連鎖反應是二傳手不知將球給誰纔好,球隊的戰術設計發生動搖,比賽幾乎打不下去了。
正常情況下,排球比賽主動得分手段第一是扣球,第二就是攔網,第三是發球。不同手段之間最好保持一定比例,任何一項偏低,都可能成爲球隊的短板。也許是對手整體實力較弱,也許是首戰尚未進入狀態,中國隊先後出場的10名球員興奮度還不高。攔網得分偏少是事實,但頂多只是贏得不夠完美。要女排樣樣技術發揮出色,場場打出很高水平,雖是苛求,卻也透出國人對女排的一份期待和情結。本報記者汪大昭
分享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