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就像日本女足賽後用『感謝支持』的橫幅給人震撼一樣,朝鮮女足也在女足世界杯上『震撼』了整個世界,只不過她們的方式,是賽後主教練的發言。
0比2完敗給美國女足之後,朝鮮女足主帥金光民說:『我們是因為在國內訓練中遭遇了雷擊,因此球員狀態和發揮並不好……』可即便是沒有『被雷擊』,選擇了一條特殊發展道路的朝鮮女足,也未必能在女足世界杯上戰勝美國隊。
還是先讓我們從歷史看起:1999年首次參加世界杯以來,朝鮮女足次次都和美國女足分在同組,但除了上屆世界杯小組賽2比2戰平對手外,1999年、2003年都是以0比3完敗。此番再次以0比2的比分敗北,也算是某種『慣性』的延續。
再看兩隊技術統計:除了控球率美國女足以55%比45%佔據上風外,射門數(11比9)、定位球數(13比11)、犯規數(11比15)較之朝鮮女足都沒有明顯的優勢,但這恰恰可以說明兩隊差距所在。
本屆女足世界杯開打之前,美國女足與朝鮮女足的比賽就被定義為『最有看點的比賽之一』,其中除了有朝鮮女足可能爆冷外,兩支球隊一支『最年邁』,一支『最年輕』的身份也頗為有趣,但在足球場上,『年邁』未必怕『少壯』,『亂拳』也未必能打死『老師傅』,反正最終的結果是,『年邁』的美國隊輕而易舉地擊敗了『年輕』的朝鮮隊。
說到這,就不能不提中國女足,近些年,中國女足的年輕化趨勢也很明顯,出生於1983的畢妍、韓端,1985年的徐媛已經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老隊員』(當然,中國女足的『年輕化』並不像朝鮮女足那樣因為後備人纔源源不斷),但從實際比賽效果看,哪怕是球員質量遠超我們的朝鮮女足,也未必能在更成熟的美國女足身上佔得便宜,更遑論中國女足了。世界女足在經歷了前期的發展期之後,在技戰術打法、球員年齡結構上已經越來越趨於合理,30歲上下的球員已經成為了女足世界的中堅力量,但我們以及和我們(至少在年齡結構上)十分相似的朝鮮女足,卻遠遠落後了。
技戰術打法上,現在這支朝鮮女足在『年輕化』的同時也強調了『重身體對抗、重效率』的風格,在亞洲,這種方式或許能幫助她們短期內立足,但在真正擁有身體,擁有效率的歐美強隊面前,朝鮮女足身體對抗、比賽經驗上的短板就暴露了出來。所以對於中國女足來說,一味尋找身體對抗強、身體素質好的球員是絕對沒有出路的,即便能在亞洲佔得一定便宜,到了真正的世界舞臺上,也要吃大虧。
德國女足世界杯期間,中國女足主教練李霄鵬也在觀摩學習,但願他在考察倫敦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對手的同時,也能對中國女足的未來發展有自己的規劃,真正將中國女足從『波谷』帶回『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