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體育專電題:夏熱冬亦熱——伊春探索體育促旅遊發展之路
新華社記者公兵
伊春地處黑龍江省東北部的小興安嶺腹地,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地處中國東北讓這裏有着豐富的冰雪資源;而400萬公頃的林地,加上86%的森林覆被率,讓伊春被譽爲“中國林都”。
海洋、森林、冰雪這世界三大旅遊資源中,伊春擁有森林、冰雪兩項。雖然沒有海洋,但在伊春市副市長王志山眼中,伊春豐富的水資源彌補了這一缺憾。
資源有了,如何開展旅遊,以擴大城市影響力、提高城市美譽度?體育無疑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伊春境內共有大小河流702條,均屬自然水域,並同原生態自然環境渾然一體,伊春市由此擁有了開展漂流運動的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伊春已開闢了十幾條設施齊備、服務優良的漂流點,每年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到此參與漂流運動,其中湯旺河、豐林河、巴蘭河、大豐河和依吉密河等屬於黃金線路。2009年、2010年,兩屆國際自然水域漂流大賽在此間舉行,伊春也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中國自然水域漂流之鄉”稱號。
漂流運動夏季在伊春開展火熱,但伊春並不滿足於此。“夏季到伊春漂流的人已經很多了,或者說漂流這個旅遊項目已經形成熱點了,所以我們讓它稍稍緩衝一下,把有限的資金、人力、物力往其他項目上轉移一下,比如說冬季項目。”王志山20日在第十一屆中國黑龍江(伊春)國際森林生態旅遊節新聞發佈會上說。
王志山提及冬季運動項目實際是爲了促進伊春旅遊的均衡發展。“如果(旅遊)夏熱冬涼的話,那麼酒店就會成爲一個問題,夏天人滿爲患,冬天沒有人住,政府應該有這方面的考量。”王志山說,“而且冬季項目本應是伊春的特色,但現實情況是恰恰冬季項目沒有打造起來,這也是始終困擾我們的一個問題。”
冬季項目衆多,伊春如何着手?打造“中國冰壺之鄉”成了伊春“劍走偏鋒”的選擇。伊春市市長王愛文此前曾表示,冰壺的特點是“剛柔相濟,適合遊客”,而且冰壺運動在我國起步較晚,大衆普及率低,大部分地市還沒有開展此項目,伊春正是要搶抓機遇,提高競技水平和羣衆普及程度;今年伊春開始打造“森林冰雪歡樂季”,將滑雪、狩獵、冰壺、雪地穿越等十幾個項目形成“組合拳”,爲不同旅遊人羣準備不同的體育旅遊項目。
冰壺在中國雖屬冷門,但競技成績並不差,2009年世錦賽女子冠軍、2010年冬奧會女子季軍的成績一度讓這一項目在國內頗受關注。王志山說,伊春今年計劃將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請過來,組織一個四國或多國女子冰壺邀請賽。
除了冰壺,冰雪高爾夫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王志山認爲,無論是冰雪高爾夫還是森林高爾夫,都將充分利用伊春的現有資源,而且二者都是比較新穎的運動項目;目前正在請高爾夫企業進行策劃,內容包括球、球杆、行頭如何設計,比賽規則如何制定等等。而戶外登山、野外宿營、航空運動,也都在伊春的發展規劃中……(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