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就像學生期末沒考好要找出一個原因一樣,熱火也到了總結失利的時候。當人們提起熱火的內線乏力時,總會把矛頭首先指向波什。但作爲熱火內線的唯一“巨頭”,波什就真的應該承擔這一切嗎?
關鍵時刻得不到進攻權讓波什在輸球后顯得異常沮喪。攝影:Garrett Ellwood/NBAE via Getty Images
本質 “巨頭”只是名號邁阿密熱火隊分成兩個部分,“三巨頭”和其他人;“三巨頭”則又分成兩部分,詹韋和波什。
當人們在去年夏天談論熱火“三巨頭”時,都會說:“你知道嗎,詹姆斯和韋德現在去一個隊了,還有波什。”沒錯,從第一天成爲“熱火人”起,波什就被自然而然地排在了第三位。在盛大的歡迎儀式上,球迷們給予尖叫最多的也只是詹姆斯和韋德。波什?他只是另兩個人的幫手而已。
當然,這一切本無可厚非。雖然同爲“03黃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但波什與詹姆斯和韋德並不在一個層次上。詹姆斯是連續兩屆的常規賽MVP,而韋德更是在2006年就收穫了總冠軍獎盃。所以在做出加盟熱火的決定時,波什就平淡地接受了從“龍王”到“老三”的轉變。爲了冠軍,他不在乎這些。
比賽中,波什兢兢業業地在籃下與對手肉搏拼搶籃板,毫不惜力地跑到外線爲詹韋二人做擋拆;比賽後,他又是說話最少的那一個“巨頭”,把“出風頭”的機會都讓給了詹姆斯和韋德。一個賽季下來,人們很難記起波什有過什麼重大的舉動或出彩的言論。他只是像一位普通球員那樣好好訓練、專心比賽,並不會像詹姆斯和韋德一樣頻繁參加派隊、客串脫口秀。
而熱火的一大問題就出在這裏,因爲波什不去爭,所以球隊也沒有重視他。在“三巨頭”組建之初,美國的許多位專家就表示波什在球隊中的戰術作用比詹韋更大。作爲內線攻防的軸心,波什之於熱火就如加內特之於凱爾特人,一旦這個點打開,內外線也就全面開花了。
但正是因爲波什的低調使得斯波爾斯特拉和教練組把球隊的攻防重任都放到了外線。而籃球的規律畢竟是“離籃筐越近越容易得分”,因此當詹韋二人被小牛隊的聯防所限只能在外線無奈投籃時,熱火也註定走上了失敗的命運。
如果波什在總決賽前告訴隊友“你們得多給我球”,如果斯波爾斯特拉沒把他和詹韋看做不同級別的球員,以“三巨頭”的能力,他們會被小牛連贏三場嗎?“巨頭”,這只是波什的名號而已。
體現 好狀態無法延續在2009-10賽季,波什在猛龍隊打出了進入聯盟以來最好的一季。他場均能夠得到24.0分、10.8個籃板,命中率更是高達51.8%,三項數據均創造了職業生涯的新高。雖然猛龍隊沒能闖入季後賽,但波什已如“脫胎換骨”一般成爲了聯盟的頂級大前鋒。而在來到熱火隊後,隨着出手機會的減少,波什的數據也降至了場均18.7分、8.7個籃板。
從數據上看,波什的確比以前退步了,但這都是源於他的“讓步”。上賽季在猛龍隊時,波什的進攻權(包括投籃、罰球及自己的失誤)佔到了猛龍全隊的28.7%。來到邁阿密後,波什在場上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他的進攻權下降了5.2個百分點。在NBA所有出場時間超過30分鐘以上的球員裏,波什在這項數值上連續兩個賽季間的降幅是最大的。
而這就意味着波什在場上的作用下降了嗎?並不是。據專業數據網站伊萊亞斯的統計,本賽季當“三巨頭”同時上場時,熱火淨勝了對手575分,位列聯盟第一,比排在第二名的凱爾特人“三巨頭”還高出58分。而當只有詹姆斯和韋德在場上時,熱火則輸給了對手5分。可見,有波什在場時,熱火顯然打得更好。
斯波爾斯特拉並不是不知道波什的重要性,但經過一個賽季,熱火的隊員們已經習慣了將球交給詹姆斯和韋德。哪怕波什在之前打得再好,到了關鍵的第四節,他也得不到什麼出手的機會。因爲這時斯波爾斯特拉也不敢打破這種平衡,他害怕一旦攻擊點轉移隊員們會難以適應。因此當熱火的進攻陷入停滯時,斯波爾斯特拉寧可讓詹姆斯和韋德去背身往籃下單打,也不會讓波什在籃下強攻。
總決賽第四戰,波什全場得到了24分,而他最後一節只出手了2次,得到2分。第五戰,他在上半場就9投5中,手感火熱。而到了下半場,他總共纔得到了3出手機會,命中了一球。最後一場比賽中,波什更是全場纔出手了9次,創造了總決賽的新低。因此在走回更衣室的路上,波什不能自抑地痛哭了起來,這裏面有苦澀、更有無奈。
康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