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當前正值炎熱夏季,游泳也成為大家運動的主旋律,城市裡各大游泳池人滿為患,因為大家都喜歡借游泳池健健身、消消暑、降降溫,但在游泳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李軍博士提醒:游泳也要講科學。
8種情況下不能游泳
李軍主任說,游泳活動應該控制在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之間,並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游泳的,主要表現在8個方面:
1.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嚴重高血壓病用藥後血壓仍然偏高,腦血管有可能發生意外者;近期內有過心絞痛發作,稍運動就感到胸部疼痛的冠心病患者;心瓣膜病及有心力衰竭可能的心髒病患者。這些人不宜下水游泳,以防在水中發生危險。
2.患有某些傳染性疾病的人不:患傳染性肝炎、傳染性皮膚病、紅眼病、嚴重沙眼、嚴重腳癬、陰道滴蟲、菌痢等病人,下水游泳對疾病康復不利,且容易把疾病傳染給別人。
3.患腎炎、支氣管哮喘、中耳炎、鼓膜穿孔的患者:這些患者本身抵抗力弱,游泳活動量較大,又受冷水刺激,體力消耗較多,容易使病情加重。此外,患有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的人,下水游泳也容易使炎癥加重。
4.女性月經期:在月經期,子宮內膜脫落,子宮口開放,月經由陰道流出體外。此時,子宮的內膜是形成創面的,且血管很豐富,游泳時,水中的細菌就有機會進入陰道。再加上游泳時體能消耗很大,抵抗能力暫時下降,很可能引起子宮、輸卵管腹腔的炎癥。
5.女性排卵期:此時期陰道的分泌物因准備迎接精子的進入,會較為清及稀,抵抗細菌的能力也會較差,若此時進入游泳池游泳,很容易造成陰道感染及發炎。
6.大病初愈者:大病初愈的人或體弱多病者,因冷水刺激或運動量過大會導致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不宜游泳。
7.喝酒後:因為喝酒後,心率會加快,游泳後血液多聚於四肢,導致腦供血不足,發生眩暈。
8.劇烈運動後:劇烈運動後馬上游泳,會使心髒加重負擔;體溫的急劇下降,會使抵抗力減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游泳後3點注意事項
李軍主任告訴大家,在游完泳之後,應注意以下幾點,否則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傷害。
1.不要馬上洗澡:運動後身體尚未恢復正常狀態,不宜立即洗澡,尤其是洗熱水澡。游完泳後如果馬上洗冷水澡,皮膚會突然受到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縮,血液循環阻力加大,同時機體抵抗能力降低。洗熱水澡則會繼續增加皮膚內的血液流量,導致心髒和大腦供血不足,輕者頭暈眼花,重者虛脫休克。
2.不要暴飲止渴:大量喝水會加重胃腸負擔,使胃液稀釋,這樣既會降低胃液的殺菌作用,又會影響對食物的消化。而喝水速度過快,突然加重心髒的負擔,甚至可能出現心力衰竭、胸悶、腹脹等。
3.不要吸煙:運動後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如果吸煙會使煙霧大量進入體內,運動後的機體需要的大量氧氣得不到滿足,因而更易受到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的傷害。同時,機體缺氧,還會影響機體運動後體力恢復,讓人感到更加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