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本報記者劉 強
這是最後一次“直通”的機會,前七次尚無冠軍在手的(李)曉霞急需登頂證明自己。否則,自己就會變成“可憐蟲”,等着教練的“施捨”,才能拿到飛往鹿特丹的機票。
手握一次冠軍的小棗(劉詩雯)雖然已獲“直通”資格,但卻同樣需要碾過曉霞,去爭取直接獲得單打資格。
因此,昨天下午那場強強對決的半決賽,關注度在某種程度上已超越了晚間的決賽。
曉霞的“銅牆鐵壁”最終擋住了小棗前進的步伐。作爲小棗的粉絲,我雖難過,卻在電視機前不由得爲曉霞關鍵時刻的魄力和膽識讚歎不已。
依稀記得國乒陣中一位名帥曾這樣感慨:“關鍵時刻比的不是技術,而是膽識。誰豁得出去,誰就可能距離成功再進一步。比賽的前3局,小棗在“領跑”,曉霞在追趕。第四局,一度以7:0、8:2領先的曉霞,卻被小棗一系列的神來之筆攆至9平。此時,若再退一步,曉霞的背後就是7局4勝的“懸崖”,而此時的小棗無論在氣勢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握有一定的主動權。
這一生死時刻,誰的膽量大,誰的魄力足,誰就大有可能改變勝利的天平。在埃因霍溫,劉國樑決勝局19:20落後時的堅決接發球搶攻;在上海,王勵勤數板防守後的堅決反拉;在北京,張怡寧拿着久未粘合的備板發力爆衝……他們都是最後的王者,無不是在命懸一線之時,“豁出去,搏一下”後才贏來生機。
一直以關鍵時刻不思變、愛較勁的形象示人的曉霞,此時彷彿突然明白了這個道理,用一板非常規的直線防守和全場比賽都鮮見的側身爆拉瞬間結束戰鬥,重新與小棗站在了同一起跑線。可以說,這是曉霞翻盤前最有價值、最具乒乓“智商”的表演,也是其走向成熟前最關鍵的一次思考。4:2,曉霞最終贏得的不光是比賽,更多的應該是一種令人信服的膽量和信念。
關鍵時刻,豁出去,搏一下,未來可能真的大不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