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四戰三敗,最後還是戰勝與己實力懸殊的球隊威爾士才獲得第七名,這是中國女足在有着小世界盃之稱的阿爾加夫杯上的歷史第三差成績。
但我們應該看到,李霄鵬在四場比賽裏依然體現了亞運會時鍛鍊隊伍的想法,使用了不同的陣容。他對此的解釋是要全面瞭解隊員,才能選出參加奧運會預選賽的陣容。僅從這一點來看,無可厚非。更何況奧運預選賽纔是需要計較結果的時候。正如李霄鵬所說的:“失望的結果,滿意的過程!”只要有所收穫,並將收穫化爲今後的勝果,一時失利又能怎樣?而李霄鵬“如不能出線將主動下課”的言論也顯示出這個山東漢子的敢於擔當。
阿爾加夫女足邀請賽,中國隊排位賽上2:1擊敗威爾士隊,結束了三連敗的尷尬局面,最終獲得了第七名。這一排名與2005年時一樣,僅好過2007年(第10名)和2008年(第9名),爲中國隊在“女足小世界盃”中的歷史第三差戰績。主帥李霄鵬本場比賽再度變陣,中後衛搭檔換成周高萍和於雅慧,不難發現,李霄鵬的確是拿阿杯當做練兵場,成績不能令人滿意也就在所難免。
從2010年8月8日上任的第一天,李霄鵬在7個多月裏徵調了40名球員,其中門將6人、後衛11人、前衛14人、前鋒9人。據記者統計,14場國際A級賽和3場教學賽的首發名單,李霄鵬沒有排出過一次完全相同的陣容。在FIFA備案的A級賽中,門將用過3人,後衛和前衛都是11人,前鋒用過5人。
無論在最初的北美拉練,還是最近的阿爾加夫杯上,李霄鵬都堅持進行大輪換,唯一一次改變首發幅度較小的是在今年1月的重慶四國賽上出現,第一場被加拿大2:3逆轉後,第二場打瑞典在首發上更換了一名隊員,用第一隊長畢妍取代了第二隊長屈珊珊。
李霄鵬是聰明的,他說自己不會把希望寄託在某個人身上。“如果押在某一個核心隊員身上,如果她受傷了,整個球隊都會受到影響,可能一年的努力都白費了。”這個思路無疑是正確的。奧運會預選賽的第三階段是6支隊打循環賽,除了中國,還有亞運會冠軍日本、亞洲盃冠軍澳大利亞、老牌強隊朝鮮以及新近勢頭很猛的韓國。每支隊伍要打5場比賽,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李霄鵬需要儲備,如果一兩個人受傷,不至於隊伍的實力下降過快。中國女足最近的一次慘痛教訓,是去年5月的成都亞洲盃,賽前馬曉旭突然受傷,導致隊伍不得不調整技戰術思路,最終功虧一簣,首次無緣女足世界盃。
李霄鵬是通過阿杯挖掘“多面手”,像中後衛位置上,翁新芝無需多言,13場A級賽她首發8場,牢牢佔據一個位置。左後衛周高萍在商瑞華執教時期不受重用,但阿杯她在中後衛位置上全勤。和翁新芝搭檔中衛的第一選擇應該是袁帆,這次沒有徵召她,爲“土狼”尋找替補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再比如,馬君是這次打滿4場比賽的3名隊員之一,戰丹麥隊時是左前衛;打冰島和瑞典兩隊時是單前鋒;和威爾士隊交鋒時則改爲後腰。
李霄鵬頭腦聰明的另一個表現是,他把奧運賽“爆冷”的希望更多地寄託在擊敗朝鮮隊、澳大利亞隊身上。丹麥、冰島和瑞典三隊與朝澳的風格極其相似,以長傳急攻爲主,隊員體能出衆,拼搶兇猛。中國隊在她們身上往往佔不到便宜。相反,利用阿杯小組賽間歇期,中國隊與日本隊進行了一場教學賽,雖然1:2告負,場面卻旗鼓相當。也就是說,中國女足利用阿杯提前適應了朝澳兩隊的打法,三連敗不能簡單地看作是所謂的潰敗。
韋迪在2月22日舉行的女足全國研討會上,曾經表示中國女足“或許是扭轉目前國字號形象的一個希望”。針對目前輿論的悲觀情緒和過激言論,韋迪力挺李霄鵬:“不要老把矛頭瞄準教練組。”事實上,距離奧預賽第三階段比賽還有半年左右時間,根本不存在換帥的可能。□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趙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