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薩克達·頓涅茨克礦工在客場摧毀羅馬軍團,就帶來的驚訝效果而言,顯然比托特納姆在聖西羅拿走三分更甚。雖然不能僅此就說“東歐足球崛起”,但是考慮到上賽季歐冠也有莫斯科中央陸軍打進八強,至少說明廣袤的東歐在足球方面至少有了突破,而且有一定的能力保持。這,顯然是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樂於看到的。
足球也是一種政治,當年普拉蒂尼依靠這對東歐的許諾坐上了歐足聯主席的位置,而他後面需要做的就是報答。把歐錦賽交給波蘭和烏克蘭聯合舉辦,這算是一個方面;另一個層面上就是通過政策,來扶植東歐足球勢力在歐洲乃至國際舞臺的戰鬥力和影響力。歐冠的改革,其中就涵蓋着這樣的一個因素在其中,更多的東歐球隊可以通過附加賽來參加到小組賽中,通過數量的增長來建立“質變”的基礎,再加上冬季小組賽主客場中令人畏懼的“主場”,無論是莫斯科、喀山還是基輔都令西歐球隊感到頭疼,那樣的魔鬼主場就效應而言完全超過了曾經的土耳其。在這樣的保證下,至少能有東歐球隊進入淘汰賽,這就是普拉蒂尼的勝利,如果能夠走得更遠,那麼他的笑容會更加燦爛。
在政策的扶持和關照下,另外的功夫就要依靠前蘇聯變更時期暴富的那些金融寡頭。無論是莫斯科中央陸軍基輔迪納摩還是頓涅茨克礦工,在金元的保證下,至少可以收集東歐範圍內的優秀球員,讓自己成爲本國聯賽的寡頭。貝爾巴托夫這樣的留不住,但是至少可以從苗子找起,然後可以用自己也能“敲詐”西歐俱樂部。頓涅茨克礦工的齊格林斯基就是給俱樂部創匯的一個典型:09年2500萬歐元轉會巴塞羅那,一個賽季後1500萬歐元轉了回來,一年的使用費就是1000萬歐元,這是從西歐俱樂部掠奪財富的好生意。此外,專門從巴西引進的性價比不錯的二流球員和從巴爾幹半島引進的維奇們,也在改善着東歐球隊的球風,硬朗兼具技術,也難怪羅馬戰士也擋不住。羅馬雖然主場僅僅一球小負,但是礦工們掌握了三個客場淨勝球已經佔盡了心理優勢,再加上普拉蒂尼那神祕的微笑,頓涅茨克礦工送進八強將是一個順水推舟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