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澳網“偷”毛巾作爲“伴手禮”,搬家到日內瓦避稅之後,費德勒的資產接近了3億美金。據瑞士商業雜誌《Bi-lanz》報道,這位16屆大滿貫冠軍得主已躋身瑞士最富裕300人行列。
自1998年轉職業以來,費德勒獲得賽事獎金6165萬美元,但他去年的贊助合同就有4000萬美元。在體育界,費德勒的商業價值只低於伍茲一人 (9千萬美元廣告收入)。而相比擁有私人飛機的費德勒,至今堅持乘經濟艙低碳環保出行的納達爾,雖貴爲世界第一,但去年只收入2700萬美元。據說拉法的西班牙口音在美國不太吃得開,他的經紀團隊也對他商業推廣方面限制頗多,好不容易簽了瑞士名錶理查德·米勒,但轉眼納達爾就把贊助商送的價值50萬歐元的限量表給弄丟了。
瑞士人商業上的成功,起步於2005年9月與IMG合作。經紀人託尼·高德希克認爲,費德勒的瑞士國籍十分關鍵,“瑞士儘管是個小國家,但卻和忠誠、奢侈、精準以及完美這些詞聯繫在一起。大公司十分看重這一點。現在,無論他是在法國、亞洲、美國或者其他任何地方,他都受到如同家一般的歡迎。他祖國的中立讓他成爲了世界公民。 ”高德希克應該意識到,勞力士、JURA咖啡機、瑞士蓮巧克力、瑞士銀行和瑞士信貸,這些費德勒簽約的國際大品牌,也都是瑞士本國的品牌。他們選擇同胞費德勒,再正常不過了。當然,費德勒的另一個贊助商、全球運動品牌NIKE不是瑞士造,但美國人給費德勒一條獨立的生產線,推出“RF”系列,瑞士人擁有了個人品牌。費德勒的第二個優勢,是網球這項全球運動,令他輕鬆越過國籍、地區的藩籬,成爲國際巨星。
至於費德勒自己的魅力,還用說嗎?男子網壇獲得大滿貫數量最多的人,四屆勞倫斯獎年度最佳男運動員,他優雅和善,私生活沒有一丁點兒污點。他就是優質生活的代表、完美男性的化身,要說這個形象惟一的“副作用”,就是他太“高檔”了,2009年瑞士奶品集團宣佈與他解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