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新民晚報報道論資歷、論名氣、論人脈,身為亞足聯第一副主席的張吉龍都不輸給對手,一度被視作國際足聯執委的熱門人選,為何又會輸得這麼慘?太多的蹊蹺,太多的門道,耐人尋味。
中國足球的縮影記得在競選的前夜,張吉龍曾豪邁地發出戰斗宣言:『我是代表中國去競選國際足聯執委的,這也是我相對於其他人最大的優勢。中國體育的日益強大,讓我們在任何一個國際組織當中,都擁有相當大的話語權。國際足聯作為一個影響力很大的組織,同樣也不應該缺少中國人的聲音。所以,我對自己充滿信心。』
他說得一點沒錯。但他或許又忘了這樣一個事實——中國體育的強大,代替不了中國足球的慘淡。競選的失敗,是中國足球衰落的一個縮影而已。
這幾年,國字號全面潰敗,國家隊、國奧隊、國青隊乃至國少隊一次次在重大國際賽事中恥辱出局。男足輸,女足也輸;成年隊輸,青少年隊也輸。國內聯賽假球黑哨橫行,足協腐敗嚴重,高官相繼被捕……如此烏煙瘴氣,張吉龍站上講壇時,又如何有底氣?
權力架空的必然如果把復雜的投票簡單化,那就是利益交換,各方都在尋求一個共贏的平衡點。可張吉龍的尷尬身份,卻讓他無法保證最基本的承諾。
10年前的『龍哥』,正值年富力強的最好時光,又因一簽『抽』進世界杯贏得極高的口碑,卻偏偏由此葬送了他的仕途。中國式的猜忌,加上足協內部的利益角逐,反而讓張吉龍逐漸淡出了中國足球的權力中心。現在的『龍哥』,雖然還掛著亞足聯第一副主席兼中國足協副主席的頭銜,但一切都是虛的。
張吉龍這些年的境遇,生動地演繹了『功高蓋主』會是怎樣的後果。所以,這位當年中國隊衝進世界杯的大功臣,從閻世鐸時代一直失寵到韋迪時代。這些年來,中國足壇發生的那麼多大事,『龍哥』恐怕都是通過讀報紙纔知道的。
說白了,『龍哥』更像是一個『吉祥物』,在中國足協內部已完全喪失了話語權,又如何能指望他玩轉亞足聯,甚至國際足聯?
西亞聯盟的背叛作為亞洲足球不可忽視的重要成員,中、日、韓三方竟然集體輸給約旦、斯裡蘭卡和泰國這些足球弱國的代表,簡直不可思議。而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正是來自西亞的選票。
馬庫迪和費爾南多在亞足聯背景深厚,這些年,他們一直是緊跟哈曼主席的『死黨』。而哈曼也利用手中的權力,大力培植自己的親信和羽翼,甚至還將自己的專機借給兩人去進行公關游說。他深知,讓泰國、斯裡蘭卡這些足球小國的代表上臺,對自己沒有任何威脅。因此,表面上是馬庫迪和費爾南多獲勝,實際上在南亞、東南亞勢力崛起的背後,是整個西亞不計財力的支持。
與此相反,由於推出了張吉龍、田島幸三兩名候選人,東亞聯盟此次未能形成有效合力,中、日、韓三國各懷心思。更致命的是,在先前進行的國際足聯副主席選舉中,中國足協『違心』最後把票投給了約旦王子,原本是指望獲得西亞聯盟的支持,雙方也達成了一定的協議,誰知道最後竟然被無情拋棄!在錯綜復雜的利益面前,人緣、形象、口碑……什麼都是浮雲。正如『龍哥』出局後的一番恍然大悟:『西亞人不可靠啊!』
(本文來源: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