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再過兩天,中國男籃就將兵發土耳其,正式踏上世錦賽的征途。與以往的眾多大賽截然不同,這或許是球隊歷史上最『輕裝上陣』的一次比賽,因為早在8月初籃協就已經明確表態,對此次世錦賽的成績不做任何要求。
『在隊伍目前這種沒有姚明,王治郅又是帶傷堅持的條件下,我們更多的是希望隊伍做好三個方面的細節,第一是精神面貌,第二是攻守體系,第三就對於弱點的克服,所以說我們的此次世錦賽之旅,沒有成績的要求,只有細節上的要求。』籃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時的這番表態是在斯坦科維奇杯落幕後。
多年來,中國男籃出征世界大賽總免不了背負著『成績』壓力。兩年前的北京奧運會力爭前八、四年前的日本世錦賽則是小組出線,當初立陶宛教練尤納斯與籃協簽訂的合同中更是白紙黑字寫明了任職期間的帶隊任務:世錦賽小組出線、亞運會與亞錦賽雙料冠軍以及奧運會前六名。
如今,這一慣例卻沒有延續下來,鄧華德似乎成為國字號主帥中的特例,至少在本次世錦賽上他不需要去考慮如何完成任務。5月初宣布新教練上任之時,籃協曾提出2010年是鄧華德的試用期,主要任務就是土耳其世錦賽與廣州亞運會,『如果執教效果好,那麼將續聘至2012年。』問題在於,如何定義『好』,籃協方面卻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標准,所謂的『精神面貌』、『攻防體系』還有『克服弱點』其實都只是模糊的概念。
還記得上任之初,鄧華德拋棄『鐵飯碗』的言論曾讓媒體對這位美國主帥充滿了期待。隨著熱身賽開打,球隊的問題逐一暴露,媒體與新主帥的『蜜月期』則是瞬間走到了盡頭。尤其是此次海外拉練,中國隊先後負於加拿大、巴西、美國以及波多黎各,昨天又是在塞爾維亞嘗到了五連敗,一時間各家媒體紛紛質疑教練的帶隊能力,即便所有人都明白三個月的時間根本改變不了一個支球隊。
終於,性格火暴的鄧華德還是爆發了。結束了與波多黎各的比賽,他在新聞發布會上炮轟國內媒體,『他們熱愛自己的球隊,很愛寫故事,很愛搜集信息。但不幸的是,有的時候他們根本不看比賽,比如這次,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個比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發泄過後,鄧華德卻選擇了溝通。結束了在北美的四場熱身賽,他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直接接受了國內多家網絡、報刊的采訪,這一過程中他再一次談及了2012,『我在乎媒體的褒獎或者指責,我在乎的是為了一個明確的目標,珍惜每一天的時間,帶領球隊進步。關鍵是我們注重什麼?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倫敦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