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跨版采寫晶報首席記者吳邦(除署名外)
中國足球的水平在過去十年裡原地踏步,足球流氓的殺傷力卻在逐步昇級。暴力的種子在中國足球聯賽賽場生根發芽,蘊藏著極大的隱患。
對於那些在足球場上尋釁滋事、擾亂球場和公共秩序、危害社會安定的人,國外稱之為『足球流氓』。以我這些年來之所見、之所聞,足球流氓並非全是青面獠牙、滿臉橫肉,他們在大部分時間裡甚至文質彬彬。只有到了某些特定環境之下,『足球流氓』纔會顯現出殺傷力。
一時糊涂
刻骨銘心『5·19』
中國球迷對於『足球流氓』的最早記憶,得要追溯到1985年的『5·19』事件。時任中國男足主教練曾雪麟告訴晶報記者:『「5·19」那天輸球後,很多球迷在北京鬧事,掀翻使館的車子,還在球隊宿捨下面把教練和隊員圍了好幾天。比賽那天晚上,警察抓了100多人。那段時間,我樓下掛著各種各樣的標語,包括「槍斃曾雪麟」等內容,讓我們感到很恐怖。比賽剛結束那幾天,我們根本不敢下樓,因為樓下天天有很多球迷在守著。甚至有球迷還給我寄來刀片和繩子,意思是叫我自殺。』
北京市社科院體育文化研究室主任金汕告訴晶報記者,他曾在『5·19』之後去采訪了一位『足球流氓』,『那個姓武的小伙子只有16歲,當時是北京66中學高中一年級的學生,我當時從報紙上知道了他是所謂的「鬧事」球迷之一。采訪這位小伙子比采訪曾雪麟還難,因為學校認為家丑決不可外揚。我在學校門口等到他,他猶如驚弓之鳥,我真想象不出他會鬧事,他是那樣文靜、那樣羞澀,父母都是知識分子。』
小武當時告訴金汕,他在球賽結束後留在球場外,和別的球迷一起高喊『中國隊解散!曾雪麟下臺!』。他看到附近人群中有人在掀一輛轎車,也跑過去過去搭了一把手,就在別人乾完了紛紛逃離的時候,他還站在事發現場看熱鬧,當場就被警察帶走了。
金汕告訴晶報記者:『算起來,小武到現在已經是41歲的中年人了。回憶起來,那時的球迷犯錯也帶有一種單純和片面的理想,他們和現在的足球流氓、亡命的足球賭徒是兩種不同的球迷。我們形容那次事件中的鬧事者,很少用「足球流氓」這個詞,他們只是在宣泄一種純真的主隊情懷,認為中國隊當時就是應該贏球。』
從社會學的角度,金汕分析了『5·19』事件的深層因素,『1985年的時候,很多球迷剛從文革的沈悶空氣中走出,在個性受到壓抑的年代裡,不可能有自由自在、盡情歡呼的活動。改革開放以來異常活躍的球迷現象告訴人們,中國已不再同世界現代生活的潮流對立了。很多新觀念滲透進現代文化生活的城市,也在造就著新一代的城市青年。「5·19」的意義超出了足球本身,小武等鬧事的球迷就是新一代城市青年中的一員,他不存在品質道德的問題,只不過是一念之差。』
由愛生恨
被異化的主隊情結
中國足球職業化十多年來,鍛造了一大群癡迷足球的球迷。這些球迷通過觀看五大聯賽、歐冠和世界杯等渠道,積累了豐富的足球知識,並且逐漸成為一些球隊的忠實擁護者。最近這些年來,深圳足球隊的每個主場至少都能吸引一萬人。與其他城市的球迷相比,深圳的球迷相對而言比較克制,這些年來幾乎沒有發生過大型暴力事件。
與深圳相比,西安、鄭州、沈陽、北京、天津等地的球迷就要狂熱得多。從陝西國力時代起,陝西球迷就對頂級聯賽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幾乎每一個主場都火爆異常。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陝西滻灞球迷協會主席柯興平兼任比賽現場評論員。每逢陝西隊的比賽,柯興平就坐在主席臺上,通過球場大喇叭現場點評雙方的表現。當然,老柯的點評總是偏向於主隊。很多客隊在賽後經常向中國足協投訴,認為他們在比賽過程中受到了播音員的乾擾。
這些資深球迷雖然熟悉足球規則,但是情到濃時難免會控制不住火氣。碰到一些水平不高的裁判吹錯了哨,這些老資格的球迷總會在第一時間振臂高呼,帶領其他球迷聲討裁判的表現。碰到一些委屈的場景,這些老球迷往往會聲淚俱下,往往會因此挑起其他球迷的情緒,從而做出暴力舉動。
《米蘭體育報》關注大連『飛踹女』
意大利《米蘭體育報》日前在其網站上罕見地關注了中國足球,且圖文並茂,但其內容卻是一位女球迷飛踹裁判的暴力場面。這是8月1日一場普通的中乙聯賽,當時交戰的雙方為大連毅騰隊與阿爾濱隊。由於這是一場同城德比,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大連當地的球迷關注。當阿爾濱的一粒進球被吹掉之後,這時這名叫楊曉華的女球迷當即衝進場內找裁判理論,而且用一腳飛踹發泄了心中的不滿。事後,飛踹女還得意地說:『我就是足球流氓,怎麼了?』
隨眾
起哄
扔個瓶子嘩眾取寵
在中國足球的賽場中,坐著很多連『越位』都不懂的『半吊子』球迷。每當主裁判認為主隊犯規,很多對於規則一知半解的球迷就會怒上心頭,從座位上一躍而起,不分青紅皂白就高呼『黑哨』。要是身邊有其他的球迷帶動,這些『偽球迷』就會扔下手中的礦泉水瓶,在周圍人士的注視下得到極大的滿足。
仔細分析那些球迷騷亂的圖片,我們經常可以看見很多嘻嘻哈哈的球迷,面帶笑容地施展暴力手段。在他們看來,砸瓶子、扔石頭、燒紙片、罵人或許都是一種很『酷』的舉動。特別是成百上千的球迷聚集在一起鬧事,更是能夠激發身上的荷爾蒙,達到一種惡作劇的效果。
仇視社會
面無表情惟恐不亂
在社會轉型期,社會結構急劇轉換,各類社會矛盾凸現。一些『偽球迷』在生活或事業中遭遇不如意,就會跑進球場尋找發泄的渠道。每當發生暴力事件,這種球迷經常會面無表情地投入暴力現場,制造出令人恐怖的場面。
北京市社科院體育文化研究室主任金汕告訴晶報記者:『現在的足球流氓比5·19復雜得多,很多暴力手段後面都隱藏著其他的訴求。根據我們的統計,歐洲的足球流氓當中,有很多是藍領工人和失業者,或者是心智不太穩定的人群。歐洲有很多球迷存在報復社會的念頭,因此通過攻擊球場設施、毆打對方球迷等手段進行發泄。對於這些球迷,不太可能通過批評教育的手段進行管理,必須進行限制入場、限制入境等強硬手段。其次,必須加強球場入口的安檢設施,杜絕違禁物品被帶入場內。』
輸錢紅眼
情緒跟著盤口波動
在前幾年的中超賽場中,經常坐著一些舉著手機觀看比賽的『球迷』。這些人一邊觀看比賽,一邊通過手機下『走地盤』,根據比賽實時進展不斷加碼。只要裁判或者球員的行為影響到他的賭局,這些賭徒就急紅了眼,使出暴力手段發泄輸錢的怒火。
經過『足壇掃賭打黑風暴』的洗禮,這些『賭徒球迷』在球場中的數量已經削減。不過,這些『非主流球迷』的能量不容忽視。金汕告訴晶報記者:『現在,「假球黑哨」已經成為社會流行語,由此引發的足球暴力時有出現。由賭球引發的麻煩,成為危害中國足球生存發展的最大殺手,極大敗壞著社會風氣。有關部門應該繼續加強足壇掃賭打黑力度,纔能還中國足球一片淨土。』
發生在足球場上的『打、砸、燒』事件,不僅僅是影響到了兩隊的球迷,還將帶來極壞的社會影響。在暴力的洗禮下,足球正在淡去它的純真之美,被『打、砸、燒』澆灌出許多『惡之花』。
影響
種瓜得豆,惡性循環
丑化中國足球形象
意大利最權威的體育報紙《米蘭體育報》,在8月18日報道了一則中國第三級別聯賽(乙級聯賽)的一條新聞。不過,這並非一件值得慶賀的新聞,而是令中國足球蒙羞的『飛踹女』事件。《米蘭體育報》將大連女球迷楊曉華的這一飛踹定義為了『中國功夫』。從圖片上來看,楊曉華充滿張力的那一腳飛踹,確實很像中國功夫的招數。
除了『飛踹女』事件,當年國奧隊郜林等球員與英國女王巡游者隊發生暴力衝突、北京奧運會上譚望嵩對比利時球員的飛踹,都令外國媒體驚嘆。很多中國家長看到這些暴力場面,對於職業足球都會望而生畏,怎敢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學踢球?
導致無辜群眾受傷
最近這幾年發生在中超賽場的暴力事件,經常會導致一些無辜的球迷受傷。前天晚上發生在鄭州的球迷騷亂事件,就有一位8歲小男孩手臂受傷,另有多位女青年被碎玻璃刮傷。8月14日申花客場對陣綠城的比賽,上海球迷租用的大巴車被損壞,一位上海球迷被磚塊擊中面部,送去醫院縫合了17針。
球迷的過激行動還會影響社會和諧。每逢京津兩隊的賽事,當地警察都要投入大量的警力維持秩序,因為這兩地球迷向來不睦。在這幾年中超比賽中,一些河南球迷經常包租大巴車前往客場觀看比賽。在通過一些高速公路收費站時,一些球迷直接衝破關卡,拒絕繳納過路費,經常釀成糾紛。
影響中國足球公正
在中超的賽場上,每逢主裁判判罰主隊犯規或者黃牌,往往就會導致『黑哨』的聲討。即使是主隊隊員確實存在犯規現象,一些球迷也照樣不依不饒,認定裁判存在人格問題。
長此以往,往往會導致中國裁判縱容中國球員的犯規舉動。到了國際賽場,這些被『寵』慣了的球員下腳沒輕沒重,經常做出帶有暴力色彩的足球動作,因此頻頻被亞足聯追加處罰。
鏈接
再憶模擬世界杯決賽
足球流氓並不遙遠,他很可能是一個毫不起眼的人、是一個每天上班下班的普通人,只是把他放在了特定的場合下、情景下,他就變身成為另外一副模樣。
最鮮活的例子是今年6月3日晚,地點福田體育公園,晶報主辦的模擬世界杯決賽在這裡上演,對戰雙方是深圳球迷會活力泉隊和南嶺鐵狼隊。球迷會活力泉隊在第20分鍾就1?0領先,並將領先優勢保持了整整71分鍾。就在比賽即將結束時,南嶺鐵狼隊在第92分鍾將比分扳平。此時,一些球迷會活力泉隊球迷跑進場內,聲稱他們看見邊裁已經舉旗,認為這個進球應判無效,導致比賽場面一度混亂。
這只是一場業餘比賽,到場球迷僅一千餘人,但騷亂的場面讓人神經緊張,30名保安並不能完全控制住場面,終場前夕又有8位警察前來,纔最終穩定局面,沒有釀成惡性事件。
時隔兩個月,深圳球迷會會長簡滿根回憶這事時,仍然心有歉意,『其實就是一兩個情緒激動的球迷進行煽動,纔導致場面混亂,回去之後我罵了他們,很多活動都不再讓他們參加。』
雖然模擬世界杯決賽上的這個偶然事件,和如今中超賽場上的球迷騷動和暴力事件不能相提並論,但也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一是都對足球滿懷深情,二是少數球迷煽風點火,三是場面混亂難以控制。
簡滿根告訴晶報記者,自己對於足球流氓深惡痛絕,昨天正在全國球迷QQ群裡呼吁各地球迷文明看球、反對暴力,『他們破壞了足球氛圍,再這麼鬧下去,聯賽停了就沒球看了。』但他也承認,球迷會的力量是有限的,因為是松散組織,對球迷無法有效約束,『更何況多數鬧事的球迷並不是球迷會的。』
晶報記者錢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