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北京時間8月16日消息,第25屆男籃亞錦賽決賽今天打響,中國男籃狀態全無,自始至終被伊朗隊壓制,最終以52-70在家門口丟掉了冠軍。
姚明不能打的消息傳出後,有人就擔懮過中國男籃本屆亞錦賽的前景,畢竟衛冕冠軍伊朗隊擁有NBA級別的哈達迪,而且約旦和黎巴嫩等西亞球隊瘋狂地采用歸化策略,實力有了明顯提高。但也有人樂觀地認為,沒有姚明,中國男籃還有易建聯,還有王治郅,倘若中國男籃稱霸亞洲必須依仗姚明,那乾脆別混了。
易建聯的歸隊一度緩解了坊間業界的擔懮,因為他經過特訓後肌肉隆起了不少,而且在首場熱身賽上,他獨自劈下了30分。平心而論,單從紙面上說,即便是沒有姚明,中國男籃的整體能力依然在亞洲首屈一指。但同時也毋庸回避的是,姚明缺陣的確極大地削弱了中國男籃的實力,此消彼長之下,中國男籃的奪冠把握已經不是十拿九穩。
現在看來,連續的勝利把諸多問題給掩蓋了。實際上打印度隊和哈薩克斯坦隊,中國男籃的發揮都很一般。而到了復賽打阿聯酋時,中國男籃在第三節竟然輸給了對手6分,要知道,阿聯酋的平均身高只有1米88而已,他們的水平並不比中國男籃大勝72分的印度隊高出多少。
到了復賽打黎巴嫩時,中國男籃的痼疾實際上已經暴露了出來,倘若不是主場優勢,加之對手運氣不佳,說不定中國男籃早就吞下敗仗了。打約旦時亦然,中國男籃打得極其擰巴,最終只以6分險勝。其實打過黎巴嫩和約旦隊後,大家應該能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這支中國男籃的實力應該和他們處於同一水平線上,誰贏誰輸都很正常。而且與這些對手相比,中國男籃打得很松散,一個鮮活的例子是,決賽之前擁有NBA級別內線的中國男籃場均輸給對手3.7個籃板球。
必須要說,是運氣和裁判的眷顧幫了——也害了——中國男籃。半決賽打黎巴嫩時,兩個規劃內線佛羅曼和佛雷傑繼續給中國隊施壓,中國隊開局即被壓制,直到半場結束時纔憑借劉煒的壓哨球反超兩分。這場比賽過後,黎巴嫩主帥大發牢騷說,『中國隊的亞洲最強的球隊,他們根本不需要裁判的幫忙。』這很顯然是句綿裡藏針的恭維話,言下之意是中國隊是靠裁判纔晉級的。這絕對不是大放厥詞,要不是胡雪峰那三次有爭議的罰球,中國隊很可能連決賽都進不了。
現在可以下結論了,倘若本屆亞錦賽不是在中國舉行,出現在決賽場上的很可能是另外一支球隊。從今天這場決賽來看,兩隊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伊朗隊並不只有一個拿下19分17個籃板的哈達迪,他們還有靈動的巴赫拉米,還有一幫速度快投籃准執行能力強的外線,他們的戰術素養極高,無球跑動、控球換位,打得極其嫻熟。而在他們面前,中國男籃表現得極為業餘,進攻站著看,防守乾瞪眼,看上去像是一支亞洲二流球隊。
誠然,中國男籃潰敗也有劉煒受傷等客觀原因,但客觀些說,伊朗隊纔更有資格獲得冠軍。以前都說沒有姚明中國男籃照樣能稱霸亞洲,現在來看這種言論極其可笑。以伊朗隊為例,倘若有姚明在,哈達迪就不會這麼寫意,中國男籃的籃板就不會這麼吃虧(28-44,前場籃板5-19),也就是一環解決了就能通暢全身。但這只能證明姚明無與倫比的價值,他不在反而印證出了中國男籃整體實力上的蒼白。也就是說,最重要的問題不在於姚明是不是在,不在於中國男籃是不是拿冠軍,而是姚明缺陣掀起了中國男籃的底褲,再坐井觀天下去,中國男籃很可能會步中國足球的後塵。
大家津津樂道的『姚時代』實際上已經到來了,這場決賽中的潰敗無疑是給中國男籃澆了一盆子冰水。這種水平的中國男籃根本無力稱霸亞洲,而伊朗隊蟬聯亞錦賽冠軍並不是偶然的,他們不僅僅是向灰熊隊輸送了哈達迪,實際上他們國內也有一大幫出色的球員。更關鍵的是,他們的主教練水平以及技戰術水平都走在了前列。所以,本屆亞錦賽很可能是亞洲籃球改朝換代的前奏,中國男籃獨霸的時代或許已走到了盡頭。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網友評論 1 條,查看全部 | ||||
![]() |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