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新華網濟南8月22日電題:期待奧運金牌熱引發群眾體育熱
記者張曉晶
截至8月22日上午,中國軍團在奧運會上已經奪得46枚金牌,驕人的成績為國內外所矚目。我們對『金牌大國』的稱號尚需冷靜,金牌是衡量一個國家體育水平的一個方面,但還不是全部,群眾體育、全民健身纔是根基和目的。
我國在體育競技方面取得的成就讓世界刮目相看。從1984年奧運會取得的15枚金牌,2000年的28枚金牌,再到2004年以32枚金牌總數位居第二,中國奧運軍團逐漸成為奧運會上的金牌大戶,北京奧運會金牌總數目前高居榜首,有望超過美國奪得第一。金牌顯示了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積聚的物質實力與體育競技水平的提昇。
但金牌大國並不等於體育強國。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群眾體育運動還比較薄弱。青少年的速度、力量、爆發力、耐力水平呈下降趨勢,近視率、肥胖率卻不斷攀昇。青少年體質令人堪懮,中年人亞健康現象也逐年增多。另外,大眾化的體育健身場所還比較少,健身場所『貴族化』擋住了不少人的腳步。國人熱愛體育,但體育鍛煉並沒有成為大多數人不可缺少的一種生活習慣和方式。
奧林匹克運動的內涵並不是16天賽事所能包容的,它以促進人的體質、意志、精神全面發展為目的,有了群眾體育運動的奠基,『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纔有了更深厚的根基。值得高興的是,我國近年來在提昇競技水平的同時,也一直在大力倡導全民健身運動,倡導養成『每天健身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快樂生活一輩子』的生活習慣,在城市大街小巷建設健身路徑,引導群眾參與豐富多彩的健身活動。但是,與群眾體育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仍有差距。
我國舉辦奧運會的目標之一,就是為全民健身活動提供示范,提高群眾參加健身活動的積極性,促進群眾體育運動的發展。開展全民健身,建設體育強國,提高國民體質,無疑是更重要的金牌。希望借奧運會的東風,提高全民健康意識,政府為群眾體育運動提供更便捷的條件,喚醒群眾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讓人們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期待奧運金牌熱能夠引發群眾體育熱,使我國成為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真正的體育強國。(完)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