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文/潘麗娟
當羅傑·費德勒在昨天的溫網男單半決賽拿下賽點時,他頗為難得地歡蹦亂跳了一下,終於體現出了一個26歲男青年的活潑和朝氣……作為一個網球運動員,他是偉大的;作為一個人,他遠不如球網對面那個完敗給他的薩芬可愛。
一個發球局裡連續發出兩個ACE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兩個球的角度、落點、力量幾乎完全相同,費德勒就是這麼一個無懈可擊到可怕的人。當他進入『戰斗模式』,奶牛就成了化身戰士,猶如瑞士鍾表般的精准。
自此,費德勒的勝利便來得順理成章、毫無懸念。不要指望他中途突然短路抽風,不要妄圖看到他被打得披頭散發氣急攻心,雖然被中國人無端稱作搞笑的『奶牛』,費德勒比誰都要端著天王的范兒。
可是,永遠這麼白玉無瑕的費德勒,你覺得有意思麼?費德勒值得你敬仰膜拜,但薩芬比他可愛得多,因為,後者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臭嘴還有臭脾氣的人。
比如賽前雙方相互評論的時候,費德勒很禮貌地表示,薩芬排名這麼低簡直太荒謬了。而被告知對手評論後,薩芬回應:『好吧,他可以賣一些積分給我。』
再拿摔拍子說事兒,對於薩芬那是太濫了,就像說莎拉波娃的尖叫一樣。這個英俊的俄羅斯人從來不按常理出牌,他的烏龍故事罄竹難書。
昨天薩芬被費德勒打得昏頭昏腦,他乾脆指著一個落在回球區中央的球要求鷹眼回放——2004年澳網決賽完敗給費德勒那回,他則出現過連續兩次接發球站在同一區的糗事。
薩芬打得好的時候,蕩氣回腸;他打得臭的時候,照樣能惹你發笑讓你開心,這還都不是刻意而為,所謂的『個性球員』都是在渾渾噩噩任性搞怪之中散發迷人魅力的。然而絕大多數『個性球員』,都無法成為名垂青史的宗師級人物。
費德勒已經到達了准宗師級的境界——距離創造溫網歷史僅一步之遙,但若是要為一個網球選手寫一本傳記或者以其為藍本拍一部電影,我會選擇薩芬,而不是費德勒。